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知识密集地区科技创新创业本地化推进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集群构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知识经济的兴起第11页
     ·全球经济集群化发展趋势第11-12页
     ·区域高密度科技资源和经济增长强相关性事实第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3-15页
2 创新集群构建的理论依据第15-19页
   ·技术创新理论第15页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第15-16页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第16-17页
   ·创新集群概念的界定第17页
   ·创新群落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3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联第19-26页
   ·产业集群是构建创新集群的基础第19-22页
     ·分工协同效应第19页
     ·动态整合效应第19页
     ·聚集极化效应第19-20页
     ·范围经济效应第20页
     ·外部规模效应第20页
     ·竞合博弈效应第20页
     ·学习创新效应第20-21页
     ·品牌提升效应第21页
     ·溢出扩散效应第21-22页
   ·发展中产业集群的现状和不足第22-24页
     ·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第22-23页
     ·从产业类型看,以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23页
     ·从生成源头看,基本都是自发在小城镇生成第23页
     ·从成长机制看,根植性的创新网络残缺第23-24页
     ·从成长过程看,主要由企业创新、模仿、衍生和裂变而来第24页
   ·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演化的高级阶段第24-26页
4 创新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第26-31页
   ·区域创新体系是构建创新集群的理论指导第26-27页
     ·地域关联性第26页
     ·结构关联性第26-27页
     ·功能关联性第27页
     ·目的关联性第27页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第27-29页
     ·企业是主体,但总体创新能力一般第27-28页
     ·区域内可利用科技公共资源平台少第28页
     ·高校等科研机构主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28-29页
     ·区域投融资体系水平不高第29页
   ·创新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第29-31页
5 创新集群模型第31-39页
   ·创新集群模型构建的分析第31-32页
   ·创新集群模型构建第32-39页
     ·体制创新设计是保障第32页
     ·创新群落的形成是关键第32-33页
     ·构建创新集群的相关案例第33-34页
     ·创新集群模型构建的机制第34页
     ·模型的基本解释第34-37页
     ·模型构建的意义第37-39页
6 南京创新集群实证分析第39-44页
   ·南京产业集群现状第39-40页
     ·科技成果与专利获取途径第39页
     ·信息的获取来源第39-40页
   ·南京创新群落现状第40-43页
     ·科技活动机构情况第40-41页
     ·R&D人员概况第41-42页
     ·R&D经费情况第42页
     ·研发机构与高等院校成果产出状况第42-43页
   ·实证小结第43-44页
7 构建创新集群的建议第44-48页
   ·政府要发挥先导作用第44页
   ·高校要进行改革联合第44-45页
   ·要实施集群创导政策第45页
   ·把产业集群打造成行业中心第45-46页
   ·营造有利于集群创新的区域环境第46-47页
   ·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第47-4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48页
   ·不足之处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FDM的变换域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技术研究
下一篇: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风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