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问题产生的背景 | 第15-20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 | 第15-17页 |
·市场化进程催生诸多区域公共问题 | 第15-16页 |
·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令区域公共问题复杂化 | 第16页 |
·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区域公共问题一触即发 | 第16-17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问题滋生的微观环境 | 第17-18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基础 | 第17-18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机遇 | 第18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意义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传统行政区行政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问题治理的阻碍 | 第20-31页 |
·传统行政区行政与现代区域公共管理的特征比较 | 第20-23页 |
·传统行政区行政的总体特征 | 第20-21页 |
·现代区域公共管理的总体特征 | 第21-23页 |
·宏观层面:国内区域公共问题治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 | 第23-24页 |
·传统行政区行政治理形态影响深远 | 第23-24页 |
·国内现代区域政策框架有待成形 | 第24页 |
·微观层面:传统行政区行政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 第24-27页 |
·行政区壁垒与地方保护的存在 | 第25-26页 |
·缺乏统一协调的规划,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 第26页 |
·重复建设与产业结构雷同的现象 | 第26页 |
·行政区边界经济衰弱,难以形成连绵带 | 第26页 |
·引资政策恶性竞争 | 第26-27页 |
·生态分割与跨界污染 | 第27页 |
·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问题治理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区域经济根源: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 | 第27-28页 |
·区域政治基础: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囚徒困境”博弈关系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问题治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 第31-42页 |
·国外经济区与城市群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31-33页 |
·美国城市群经济区发展的协调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日本关西城市群经济区创新与关西经济联合会 | 第32-33页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问题治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 第33-37页 |
·转变治理理念: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 | 第33-34页 |
·创新治理机制: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 | 第34-35页 |
·转变管理模式:从“简单区域化”到“精密区域化”管理 | 第35-36页 |
·构建区域政策:从内部政策到区域政策一体化 | 第36-37页 |
·完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问题治理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 第37-42页 |
·建立市长联席会议长效机制,打破地方保护 | 第37-38页 |
·设立省级独立专管机构,统一规划协调各方利益 | 第38页 |
·发展与完善行业协会,整合区域资源 | 第38-40页 |
·合力发展“飞地”经济避免引资政策恶性竞争 | 第40页 |
·设立环保保证金制度,解决跨界污染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1 | 第46-50页 |
附录2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