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效率违约理论概述 | 第8-16页 |
(一)效率违约的历史发展 | 第8-11页 |
(二)效率违约的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二、效率违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性分析 | 第16-23页 |
(一)效率违约与我国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 | 第16-18页 |
(二)效率违约与情势变更 | 第18-20页 |
(三)效率违约与因第三人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 第20-21页 |
(四)小结 | 第21-23页 |
三、商事合同利用效率违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础 | 第23-29页 |
(一)商事合同利用效率违约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二)商事合同利用效率违约的价值基础 | 第27-29页 |
四、对效率违约批判的反驳 | 第29-33页 |
(一)效率违约并非必然导致功利主义 | 第29页 |
(二)效率违约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 第29-30页 |
(三)转售型效率违约在我国并不必然助长“一物二卖”现象 | 第30-33页 |
五、我国对效率违约的立法借鉴 | 第33-43页 |
(一)国外关于违约的立法实践 | 第33-37页 |
(二)我国现行违约责任立法不足 | 第37-40页 |
(三)我国效率违约责任立法设想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