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舞蹈理论论文--舞蹈艺术史论文

试论朝鲜宫廷乐舞唐乐呈才--以朝鲜古代文献为中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前期研究的考察及其评价第11-12页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其意义第12-14页
     ·内容概述第12-13页
     ·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研究资料及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唐乐呈才及其传入朝鲜前的背景分析第16-32页
   ·唐乐呈才的含义第16-17页
     ·唐乐第16-17页
     ·唐乐呈才第17页
   ·唐乐呈才传入前朝鲜的历史背景第17-20页
     ·原始社会第17-18页
     ·古朝鲜第18-20页
     ·三国时期第20页
   ·唐乐呈才传入前中朝乐舞文化背景第20-32页
     ·唐乐呈才传入前的中国乐舞文化第20-25页
     ·唐乐呈才传入前的朝鲜乐舞文化第25-32页
第三章 唐乐呈才传入朝鲜的历史轨迹及其特征第32-53页
   ·中朝两国乐舞文化交流第32-37页
     ·移民引发的乐舞交流第32-33页
     ·政治因素推动的乐舞交流第33-34页
     ·宗教传播带动的乐舞交流第34-37页
   ·唐乐呈才的传入历史轨迹第37-42页
     ·唐乐呈才的传入历史轨迹第37-39页
     ·唐乐呈才传入前的本来面目第39-41页
     ·唐乐呈才与乡乐呈才并存的宫廷乐舞格局第41-42页
   ·传入唐乐呈才的内容及其特征第42-48页
     ·唐乐呈才《献仙桃》内容及其特征第42-43页
     ·唐乐呈才《寿延长》内容及其特征第43-44页
     ·唐乐呈才《五羊仙》内容及其特征第44-45页
     ·唐乐呈才《抛球乐》内容及其特征第45-47页
     ·唐乐呈才《连花台》内容及其特征第47-48页
   ·乡乐呈才的内容及其特征第48-49页
     ·乡乐呈才《舞鼓》内容及其特征第48页
     ·乡乐呈才《动动》内容及其特征第48-49页
     ·乡乐呈才《无碍》内容及其特征第49页
   ·唐乐呈才与乡乐呈才的比较第49-53页
     ·唐乐呈才与乡乐呈才表演形式的差异第50-51页
     ·唐乐呈才与乡乐呈才功能的差异第51页
     ·唐乐呈才与乡乐呈才风格的差异第51-53页
第四章 唐乐呈才在朝鲜流变的原因、内容及其特征第53-72页
   ·唐乐呈才流变的起因分析第53-54页
     ·朝鲜朝初期唐乐呈才流变的历史成因第53页
     ·朝鲜朝末期唐乐呈才流变的历史成因第53-54页
   ·朝鲜朝初期流变后唐乐呈才的内容及其特征第54-65页
     ·唐乐呈才《金尺》内容及其特征第54-56页
     ·唐乐呈才《受宝箓》内容及其特征第56-57页
     ·唐乐呈才《觐天庭》内容及其特征第57-58页
     ·唐乐呈才《受明命》内容及其特征第58-59页
     ·唐乐呈才《荷皇恩》内容及其特征第59-60页
     ·唐乐呈才《贺圣明》内容及其特征第60-62页
     ·唐乐呈才《圣泽》内容及其特征第62-63页
     ·唐乐呈才《六花队》内容及其特征第63-64页
     ·唐乐呈才《曲破》内容及其特征第64-65页
   ·朝鲜朝末期流变后唐乐呈才的内容及其特征第65-70页
     ·唐乐呈才《长生宝宴之舞》内容及其特征第65-67页
     ·唐乐呈才《演百福之舞》内容及其特征第67-69页
     ·唐乐呈才《帝寿昌》内容及其特征第69-70页
   ·流变前后唐乐呈才的比较第70-72页
     ·流变前后唐乐呈才的相同点第70-71页
     ·流变前后唐乐呈才的不同点第71-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第7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山水画的装饰性研究
下一篇: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相融的艺术探析--中国朝鲜民族舞蹈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