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背景 | 第6-7页 |
·国内外概况 | 第7页 |
·意义和前景 | 第7-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8-9页 |
第二章 IEEE802.11的WEP机制及其缺陷分析 | 第9-12页 |
·WEP概述 | 第9页 |
·WEP加密过程 | 第9-10页 |
·WEP解密过程 | 第10页 |
·WEP的不安全因素 | 第10-12页 |
·RC4算法的问题 | 第10-11页 |
·WEP本身的缺陷 | 第11-12页 |
第三章 IEEE802.11i架构与安全分析 | 第12-17页 |
·802.11i的体系架构 | 第12-14页 |
·身份认证机制与802.1x | 第12-14页 |
·密钥管理与四次握手协议 | 第14页 |
·802.11i安全性分析 | 第14-17页 |
·强安全网络连接(RSNA)建立过程 | 第14-15页 |
·RSNA安全分析 | 第15-17页 |
第四章 802.11i的DOS缺陷与改进 | 第17-24页 |
·拒绝服务(DOS)攻击概述 | 第17-18页 |
·802.11i的可用性问题及其改进 | 第18-21页 |
·802.11i的可用性问题 | 第18-19页 |
·802.11i自身的DOS缺陷及其改进 | 第19-21页 |
·对802.11i的改进 | 第21-24页 |
第五章 四次握手协议中的DOS攻击与改进 | 第24-33页 |
·四次握手协议具体流程 | 第24-26页 |
·四次握手协议中的DOS攻击 | 第26-28页 |
·改进方案 | 第28-33页 |
·数字信封 | 第29页 |
·改进后的解决方法 | 第29-3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