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S的车间动态调度三维仿真平台研究与开发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5页 |
| ·仿真调度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国内外仿真调度类软件介绍 | 第12-14页 |
| ·车间调度总体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全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2 车间动态调度三维仿真平台框架设计 | 第17-27页 |
| ·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 ·调度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 第18-20页 |
| ·多Agent调度与仿真模块设计 | 第20-23页 |
| ·分工序模型理论来源 | 第20页 |
| ·分工序模型基本思想 | 第20-22页 |
| ·分工序模型内部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 ·车间布局子系统模块设计 | 第23-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分工序调度模型的实现 | 第27-47页 |
| ·Agent与多Agent技术研究 | 第27-30页 |
| ·Agent概述 | 第27-28页 |
| ·Agent结构 | 第28-30页 |
| ·Jadex平台及BDI模型 | 第30-35页 |
| ·BDI模型介绍 | 第30-31页 |
| ·Jadex平台简介 | 第31-33页 |
| ·Jadex平台下Agent的定义 | 第33-35页 |
| ·调度模型中各Agent的定义 | 第35-41页 |
| ·各Agent活动环境的建立 | 第35-37页 |
| ·各Agent的实现 | 第37-41页 |
| ·执行Agent内遗传算法 | 第41-46页 |
|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 | 第41-43页 |
| ·适应度函数及目标函数 | 第43-44页 |
| ·算子的操作 | 第44-45页 |
| ·算法中的其它关键参数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3D实景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47-59页 |
| ·DirectX技术简介 | 第47-54页 |
| ·DirectX与Direct3D | 第47-49页 |
| ·Direct3D的设备创建 | 第49-50页 |
| ·Direct3D的基本元素 | 第50-52页 |
| ·Direct3D的渲染管线 | 第52-53页 |
| ·Direct3D的动画技术 | 第53-54页 |
| ·车间场景三维动画的实现 | 第54-58页 |
| ·车间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 ·车间三维场景的软件实现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调度平台的集成 | 第59-73页 |
| ·调度平台数据库的建立 | 第59-61页 |
| ·SQL Server的特点 | 第59-60页 |
| ·仿真数据库与数据驱动 | 第60页 |
| ·调度平台数据库设计 | 第60-61页 |
| ·分析评价模块设计 | 第61-62页 |
| ·用户界面设计 | 第62-64页 |
| ·编程环境的配置 | 第64-67页 |
| ·实例仿真 | 第67-72页 |
| ·实例描述 | 第67-70页 |
| ·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总结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发表的论文及参编的教材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