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术数、迷信论文--中国论文--巫医、巫术论文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37页
 一、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25页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第25-26页
 四、相关概念浅析第26-37页
第一章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内容研究第37-212页
 第一节 物种繁衍——简帛文献所见嫁娶生葬中的巫术第37-119页
  一、简帛文献所见嫁娶中的宜忌第37-60页
  二、简帛文献所见婚姻存续中的巫术第60-115页
  三、简帛文献所见死丧葬埋中的宜忌第115-119页
 第二节 行道不易——简帛文献所见行归巫术第119-149页
  一、简帛文献所见行归宜忌第119-135页
  二、简帛文献所见出行巫术第135-149页
 第三节 生存发展——简帛文献所见社会生活中的巫术第149-212页
  一、疾病灾异与巫术禳治第149-171页
  二、疾病灾异与巫术医疗第171-176页
  三、梦幻休咎与巫术禳治第176-181页
  四、人事交往中的禳治巫术第181-194页
  五、农事生产中的巫术第194-212页
第二章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仪式研究第212-256页
 第一节 巫术活动中的形体仪式第213-231页
  一、画地第213-217页
  二、被发(即披发、解发、释发)第217-222页
  三、毋(勿)顾第222-224页
  四、禹步第224-231页
 第二节 巫术活动中的口头仪式第231-249页
  一、咒语第231-238页
  二、唾第238-243页
  三、皋第243-249页
 第三节 巫术活动中的用“符”第249-256页
  一、简帛文献所见的巫符第249-252页
  二、符的巫术文化功能第252-256页
第三章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方法研究第256-280页
 第一节 顺势巫术法则的应用第256-259页
 第二节 触染巫术法则的应用第259-264页
 第三节 反抗厌胜法则的应用第264-280页
  一、名字厌胜第265-271页
  二、灵物厌胜第271-273页
  三、秽物厌胜第273-278页
  四、阴阳厌胜第278-280页
第四章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灵物研究第280-331页
 第一节 植物类巫术灵物的应用第280-305页
  一、桃木(弓、杖、柄、梗、偶人、东向枝等)第280-288页
  二、牡棘(矢、椎、柄、剑、刀等)第288-294页
  三、牡荆第294-296页
  四、桑木(皮、杖等)第296-297页
  五、(艹屈)(即茜草)第297-300页
  六、白茅第300-303页
  七、苇草第303-305页
 第二节 动物类巫术灵物的应用第305-318页
  一、人体排泄类第305-315页
  二、禽兽排泄物类第315-318页
 第三节 矿物类巫术灵物的应用第318-325页
  一、黄土第318-319页
  二、白石第319-320页
  三、火第320-322页
  四、灰第322-325页
 第四节 日常祭、用品类巫术灵物的应用第325-331页
  一、食、药用物类第325-326页
  二、服用、器具类第326-331页
第五章 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其他巫术事象研究第331-349页
 第一节 巫术活动对时空、方位的选择第331-336页
  一、巫术活动对时日的选择第331-332页
  二、巫术活动对地点的选择第332-333页
  三、巫术活动对方位的选择第333-334页
  四、巫术活动对时空、方位选择的信仰背景第334-336页
 第二节 巫术活动中的神秘数字第336-349页
  一、数字“七”在巫术疗法中的运用第337-344页
  二、药物剂量与“七”及其倍数的关系第344-345页
  三、数字“七”的神秘文化意义分析第345-349页
结语第349-355页
参考文献第355-362页
致谢第362-3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363页

论文共3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及其周边地区人工植被土壤水环境与植被建设
下一篇:视觉表象建构及表象扫描的眼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