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接的分组网络协议体系设计与仿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报头压缩的发展 | 第12-15页 |
·CTCP | 第13页 |
·IPHC | 第13页 |
·CRTP | 第13-14页 |
·一个新的报头压缩方案的需求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页 |
·论文内容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2 报头压缩的构架. | 第17-24页 |
·报头压缩的基本原理 | 第17页 |
·报头域的分类 | 第17-21页 |
·一般分类 | 第18-19页 |
·报头域的改变模式的分析 | 第19-21页 |
·报头压缩策略 | 第21-23页 |
·根本不发送 | 第21页 |
·仅在最初传送 | 第21-22页 |
·在最初传送,但是准备更新 | 第22页 |
·经常准备按当前情况更新或发送 | 第22页 |
·保证连续的健壮性 | 第22-23页 |
·在所有的报文中按当前情况传输 | 第23页 |
·建立和准备更新差值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ROHC 协议 | 第24-45页 |
·ROHC 运行设想 | 第24-25页 |
·动态性 | 第25-26页 |
·压缩和解压状态 | 第26-28页 |
·压缩状态 | 第27-28页 |
·解压状态 | 第28页 |
·ROHC报文和报文类型及格式 | 第28-36页 |
·ROHC反馈报文和格式 | 第30-32页 |
·ROHCR TP 从压缩器到解压器的报文格式 | 第32-33页 |
·IR 报文类型: IR 和IR-DYN | 第33-35页 |
·各报头的初始化 | 第35-36页 |
·工作模式和状态转移 | 第36-42页 |
·单向模式中的操作 | 第37-39页 |
·双向优化模式中的操作 | 第39-40页 |
·双向可靠模式中的操作 | 第40-42页 |
·完整的模式转移的例子 | 第42-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5页 |
4 OPNET仿真简介 | 第45-55页 |
·OPNET仿真平台简介 | 第45-47页 |
·OPNET通信仿真机制 | 第47-50页 |
·离散事件仿真机制 | 第47-49页 |
·基于包和接口控制信息的通信 | 第49-50页 |
·利用管道阶段仿真 | 第50页 |
·OPNET仿真建模方法 | 第50-54页 |
·网络模型的建立和配置 | 第51-53页 |
·运行仿真 | 第53页 |
·分析结果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ROHC的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55-65页 |
·方案设计 | 第55-56页 |
·ROHCoWLAN 协议 | 第56-57页 |
·ROHC的实现 | 第57-58页 |
·ROHC协议栈 | 第57页 |
·ROHC实现结构 | 第57-58页 |
·压缩效率 | 第58-59页 |
·ROHC中提高压缩效率的技术 | 第58页 |
·ROHC压缩效率的计算 | 第58-59页 |
·互联网无线接入子系统 | 第59-60页 |
·在移动终端中实现ROHC | 第60-62页 |
·发送模块 | 第60-61页 |
·接收模块 | 第61-62页 |
·仿真的实现及仿真运行结果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 | 第65-67页 |
6. 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5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