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条码Data Matrix的编码和自动识别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概述 | 第8-15页 |
·条码技术介绍 | 第8-10页 |
·一维条码简介 | 第8-9页 |
·二维条码简介 | 第9-10页 |
·Data Matrix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 第10-11页 |
·Data Matrix二维条码在国际上的应用 | 第10-11页 |
·Data Matrix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 第11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论文的特色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Data Matrix编码设计 | 第15-28页 |
·Data Matrix二维条码介绍 | 第15-18页 |
·Data Matrix的符号特征 | 第15-17页 |
·Data Matrix的符号结构 | 第17-18页 |
·Data Matrix的校正图形 | 第18页 |
·Data Matrix编码 | 第18-24页 |
·数据编码 | 第19-21页 |
·最佳编码算法 | 第21-22页 |
·添加纠错码 | 第22-23页 |
·获得矩阵符号版本信息 | 第23页 |
·放置码字流 | 第23-24页 |
·Data Matrix编码过程举例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Data Matrix图像的预处理 | 第28-39页 |
·图像预处理算法介绍 | 第28-37页 |
·图像预处理的目的 | 第28页 |
·导致图像退化的几种情况 | 第28-29页 |
·图像预处理算法的流程 | 第29-30页 |
·图像灰度变换 | 第30-31页 |
·图像二值化 | 第31-34页 |
·Kittler二值化算法 | 第31-32页 |
·改进的Bernsen算法 | 第32-34页 |
·算法总结 | 第34页 |
·边缘提取 | 第34-35页 |
·最大连通分量提取 | 第35-36页 |
·外轮廓投影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Data Matrix符号自动识别算法 | 第39-62页 |
·"L"探测图形定位 | 第39页 |
·常用直线检测算法分析 | 第39-44页 |
·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 | 第39-42页 |
·Hough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Hough变换的缺点 | 第40-42页 |
·基于Freeman链码跟踪的直线检测算法 | 第42-43页 |
·Freeman直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Freeman直线检测的主要缺点 | 第43页 |
·基于Radon变换的直线检测算法 | 第43-44页 |
·Radon变换直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Radon变换直线检测缺点 | 第44页 |
·一种"L"探测图形检测算法 | 第44-51页 |
·计算机可识别的最短直线长度 | 第45页 |
·算法第一步 | 第45-47页 |
·算法第二步及算法特点 | 第47-50页 |
·算法的局限 | 第49页 |
·算法在检测"L"探测图形上的优势 | 第49-50页 |
·算法的第三步 | 第50-51页 |
·用向量的叉积确定"L"探测图形中的直线顺序 | 第51-52页 |
·改进的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算法 | 第52-54页 |
·生成定位网格和采样网格的算法 | 第54-61页 |
·问题一:如何确定数据区边界 | 第57-59页 |
·问题二:如何划分高版本的数据区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Data Matrix的码字译码 | 第62-69页 |
·Data Matrix码字译码字流程 | 第62-63页 |
·译码过程分析 | 第63-68页 |
·读取采样网格中的数据 | 第64-65页 |
·根据符号放置矩阵读取码字流 | 第65-66页 |
·分离码字流完成数据纠错 | 第66-67页 |
·对码字流译码 | 第67-68页 |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6章 实验结果 | 第69-74页 |
·编码部分 | 第69-71页 |
·自动识别及译码部分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在校期间曾发表过的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A 演示程序界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