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1. 导论 | 第16-3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文献回顾 | 第18-31页 |
·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 | 第18-25页 |
·国外已有的研究文献 | 第25-30页 |
·研究文献评述 | 第30-31页 |
·研究问题 | 第31-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5页 |
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理论依据和制度变迁 | 第35-79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 第35-45页 |
·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35-38页 |
·强制性信息披露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 第38-40页 |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市场解决思路——自愿信息披露 | 第40-42页 |
·信息不对称的监管解决思路——强制性信息披露与信息披露监管 | 第42-45页 |
·信息披露是银行监管的主导性制度创新 | 第45-56页 |
·新巴塞尔协议信息披露制度产生的原因 | 第45-49页 |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信息披露制度创新的过程 | 第49-52页 |
·新资本协议对于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创新特点 | 第52-54页 |
·第三支柱设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启示 | 第54-5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变迁和特点 | 第56-61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变迁 | 第57-60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制度变迁特征 | 第60-61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61-79页 |
·对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规定 | 第63-71页 |
·普遍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规定 | 第71-79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立法与执法的不足 | 第79-135页 |
·强制性信息披露标准的制度缺陷研究 | 第79-102页 |
·信息披露充分性的监管规定与差距 | 第79-86页 |
·信息披露重大性的监管规定与缺陷 | 第86-90页 |
·信息披露准确性的监管规定与缺陷 | 第90-93页 |
·信息披露及时性的监管规定与缺陷 | 第93-97页 |
·信息披露预测性的监管规定与缺陷 | 第97-102页 |
·违规信息披露处罚的监管制度缺陷研究 | 第102-110页 |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违规法律责任的现行规定 | 第103-10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不足和缺陷 | 第106-110页 |
·外部审计参与信息披露监管的制度安排缺陷 | 第110-112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不协同因素研究 | 第112-122页 |
·财政部颁布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与银行业有关信息披露监管规定的不统一 | 第112-115页 |
·监管机构之间对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标准不统一 | 第115-118页 |
·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监管制度的不统一 | 第118-122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 第122-135页 |
·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 | 第122-125页 |
·非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 | 第125-129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9-135页 |
4.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概念框架 | 第135-163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概念框架 | 第136-137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概念 | 第137-140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意义 | 第140-142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目标 | 第142-144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 第144-151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遵循的质量标准 | 第151-157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原则 | 第157-159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手段 | 第159-161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方法 | 第161-163页 |
5.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的应用与对策研究 | 第163-220页 |
·银行监管力度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充分性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63-179页 |
·实证研究假设 | 第164-165页 |
·样本选取 | 第165页 |
·变量选取 | 第165-168页 |
·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充分性的描述统计 | 第168-171页 |
·监管力度与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充分性的描述统计及相关性检验 | 第171-174页 |
·银行总体信息披露的实证检验 | 第174-178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178-179页 |
·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思路 | 第179-182页 |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制度规范体系 | 第182-193页 |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第182-186页 |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总体设想 | 第186-188页 |
·制定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指引 | 第188-193页 |
·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协作机制 | 第193-202页 |
·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抉择 | 第193-194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分工的原则 | 第194-195页 |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议 | 第195-202页 |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程序 | 第202-207页 |
·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监管程序 | 第202-204页 |
·事前监管:建立高效的问题发现机制 | 第204-205页 |
·事中监管:及时问询和信息沟通机制 | 第205-206页 |
·事后监管:加强非现场审查和现场检查,严格违规处罚 | 第206-207页 |
·引入外部专业机构,建立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 第207-212页 |
·与外部审计机构建立信息披露监管的合作关系 | 第208-210页 |
·与银行评级机构建立信息披露监管的合作关系 | 第210-212页 |
·积极推动外部环境的改善,为信息披露监管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 第212-220页 |
6. 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220-230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220-22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26-228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228-229页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229-230页 |
参考文献 | 第230-238页 |
附录 | 第238-251页 |
附录1:上市商业银行需要遵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 | 第238-243页 |
附录2: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调整事项汇总表 | 第243-246页 |
附录3: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力度指标的构建 | 第246-251页 |
后记 | 第251-252页 |
致谢 | 第252-25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