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细菌种类鉴定及其与杂柑‘不知火果实霜冻关系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 1 前言 | 第12-13页 |
| 2 研究概述 | 第13-21页 |
| ·霜冻害及其对果树的影响 | 第13-14页 |
| ·霜冻概述 | 第13页 |
| ·霜冻害对果树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冰核细菌概述 | 第14-19页 |
| ·冰核和冰核细菌 | 第14-15页 |
| ·我国INA细菌种类及其分布 | 第15-17页 |
| ·影响INA细菌冰核活性的因素 | 第17页 |
| ·INA细菌冰核活性等级划分及保存 | 第17-18页 |
| ·冰核细菌分子基础 | 第18-19页 |
| ·冰核细菌诱发霜冻的机理 | 第19-20页 |
| ·冰核细菌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 第20-21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 ·试验材料及对照菌株 | 第21页 |
|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 ·‘不知火’基本性状调查 | 第22页 |
| ·INA细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22-23页 |
| ·INA细菌对果实霜冻害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影响INA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 | 第24页 |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 ·‘不知火’基本性状 | 第24-25页 |
| ·杂柑上INA细菌冰核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 ·INA细菌的种类 | 第26-29页 |
| ·欧文氏菌属、种鉴定 | 第26页 |
| ·假单胞菌属、种鉴定 | 第26-29页 |
| ·INA细菌与‘不知火’果实霜冻关系的研究 | 第29-35页 |
| ·INA细菌对果皮REC的影响 | 第29-30页 |
| ·INA细菌对果皮MDA的影响 | 第30页 |
| ·INA细菌对果实SOD的影响 | 第30-32页 |
| ·INA细菌对果实POD的影响 | 第32-33页 |
| ·INA细菌对果实CAT的影响 | 第33-34页 |
| ·INA细菌与果实霜冻的关系 | 第34-35页 |
| ·不同因素对INA细菌冰核活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温度 | 第35-36页 |
| ·菌液浓度 | 第36页 |
| ·pH值 | 第36-37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 ·杂柑上INA细菌种类及特性 | 第37页 |
| ·INA细菌与霜冻的关系 | 第37-39页 |
| ·INA细菌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 | 第37-38页 |
| ·INA细菌与MDA的关系 | 第38页 |
| ·INA细菌与保护酶的关系 | 第38-39页 |
| ·INA细菌诱发和加重‘不知火’果实霜冻的机理 | 第39页 |
| 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4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 附图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