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化玉米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干旱与抗旱 | 第11-13页 |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感知与信号传递 | 第11页 |
·植物抗旱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11-13页 |
·海藻糖概况 | 第13-17页 |
·海藻糖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海藻糖对生物的保护作用 | 第13-15页 |
·海藻糖的抗逆分子机理 | 第15页 |
·海藻糖的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玉米转化受体系统的研究 | 第17-19页 |
·玉米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 | 第19-22页 |
·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第24-35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细菌、质粒和引物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抗生素和激素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5页 |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6-30页 |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建立 | 第30-31页 |
·农杆菌浸染玉米愈伤组织 | 第31-33页 |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和植株再生 | 第33页 |
·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33-35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载体构建结果 | 第35-36页 |
·pT-TPS1质粒 | 第35页 |
·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C1300UbiTPS1 | 第35-36页 |
·影响受体系统建立的因素 | 第36-37页 |
·影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 | 第36-37页 |
·脯氨酸和甘露醇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37页 |
·培养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 第37页 |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因素 | 第37-39页 |
·继代次数和转化前继代的天数的影响 | 第37-38页 |
·半胱氨酸对转化的影响 | 第38页 |
·农杆菌浓度和侵染时间的影响 | 第38页 |
·共培养时间的影响 | 第38-39页 |
·抗性愈伤率、再生率和转化率 | 第39-40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0-42页 |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的发展趋势 | 第40页 |
·抗逆基因工程的前景 | 第40-41页 |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化的前景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