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

颗粒物计数法用于水厂运行优化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上海地区水资源形势及水质情况第14-17页
     ·水资源概况第14-15页
     ·水源水质现状第15-16页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第16-17页
   ·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优化第17-20页
     ·强化混凝与优化混凝第18-19页
     ·低温低浊水处理第19页
     ·滤池运行优化第19-20页
   ·颗粒物计数法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第20-22页
     ·颗粒物计数与浊度的区别第20-21页
     ·颗粒物计数法的应用第21-22页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第22-24页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试验及分析方法第24-32页
   ·小试试验及装置第24-26页
     ·烧杯试验第24页
     ·模拟滤柱第24-26页
   ·生产性试验第26-30页
     ·水厂概况第26-29页
     ·试验期间原水水质第29-30页
   ·分析与测试方法第30-32页
     ·仪器设备第30-31页
     ·分析方法第31-32页
第3章 颗粒物计数法用于净水剂投加量的优化第32-49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2页
   ·黄浦江原水试验结果第32-39页
     ·混凝剂投加量的优化第33-36页
     ·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36-38页
     ·预加氯的助凝效果分析第38-39页
   ·长江原水试验结果第39-48页
     ·陈行原水混凝剂投加量的优化第39-42页
     ·就地原水混凝剂投加量的优化第42-45页
     ·陈行原水与就地原水的比较讨论第45-46页
     ·两种混凝剂的效果比较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颗粒物计数法用于机械加速澄清池的运行优化第49-59页
   ·概述第49-50页
   ·试验结果第50-56页
     ·不同制水量条件下的搅拌速率优化第50-53页
     ·沉降比与排泥控制第53-56页
   ·讨论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颗粒物计数法在过滤过程中的应用第59-87页
   ·概述第59-60页
   ·直滤式滤板和滤头滤板配水系统的过滤性能比较第60-65页
     ·过滤效率的比较第61-63页
     ·滤速的比较第63页
     ·初滤水水质的差异性第63-64页
     ·反冲洗效果的比较第64-65页
     ·小结第65页
   ·黄浦江原水过滤优化试验第65-76页
     ·过滤周期的优化第66-71页
     ·滤速对滤后水水质的影响第71-73页
     ·沉后水的水质变化对过滤效率的影响第73-75页
     ·滤后水中颗粒数与浊度的关系第75-76页
     ·小结第76页
   ·长江陈行原水过滤优化试验第76-84页
     ·模拟滤柱试验第77-80页
     ·生产试验与模拟试验的对比第80-84页
   ·黄浦江原水与陈行原水的过滤效率对比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6章 颗粒物计数法用于初滤水水质的控制第87-92页
   ·概述第87页
   ·初滤水水质状况及其控制第87-90页
   ·反冲洗强度和时间的优化选择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7章 颗粒物计数法在自来水厂的应用探讨第92-95页
   ·颗粒物计数法的应用范围第92-93页
   ·颗粒物计数仪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第93-95页
第8章 结论与建议第95-97页
   ·结论第95-96页
   ·建议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流制雨水系统旱流污水截流效果及改善对策研究
下一篇:供水调度决策多目标状态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