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基础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0-13页 |
·关于“慈善”的概念 | 第10-12页 |
·关于“慈善事业”的概念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拟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分析视角的创新 | 第16-17页 |
·分析方法的创新 | 第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2 慈善事业的一般理论 | 第18-24页 |
·人道主义:慈善事业的精神内核 | 第18-19页 |
·公信力: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 第19页 |
·慈善事业:基于博爱原则的第三次分配 | 第19-20页 |
·慈善事业:社会自治的功能之实现 | 第20-23页 |
·人权理论:慈善事业的道德意境 | 第23-24页 |
3 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 第24-30页 |
·美国慈善事业的经验分析 | 第24-27页 |
·慈善机构在美国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第24-25页 |
·政府鼓励社会办慈善 | 第25页 |
·管理规范、监督机制完善 | 第25-26页 |
·从事慈善事业,必须要有爱心和志愿精神 | 第26-27页 |
·香港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 第27-29页 |
·民营化是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 第27页 |
·慈善事业需要专业分工和规范运行 | 第27-28页 |
·慈善事业需要政府支持 | 第28页 |
·慈善事业以提供服务为主 | 第28-29页 |
·从中得到的经验启示 | 第29-30页 |
4 慈善事业在中国发展的可能 | 第30-40页 |
·从慈善资源需求方面看慈善事业的发展 | 第30-32页 |
·从慈善资源供给方面看慈善事业的发展 | 第32-38页 |
·人们愿意供给慈善资源 | 第32-35页 |
·政府支持慈善事业并愿意供给慈善资源 | 第35-36页 |
·企业意愿供给慈善资源 | 第36-37页 |
·慈善事业机构自身供给慈善资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5 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基础 | 第40-58页 |
·制度的一般分析 | 第40-47页 |
·制度及其功能 | 第40-43页 |
·制度构成 | 第43-47页 |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与制度互动分析 | 第47-48页 |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解释 | 第48-58页 |
·正式制度不完善 | 第50-52页 |
·非正式制度滞后 | 第52-54页 |
·制度环境不优化 | 第54-58页 |
6 健全和完善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框架 | 第58-62页 |
·建立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正式制度 | 第58-59页 |
·培育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广泛开展慈善活动 | 第59-60页 |
·构建社会保障法的立法体系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