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包水位测量误差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1页 |
|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的重要性 | 第6页 |
| ·汽包水位常用测量方式 | 第6-8页 |
| ·连通管式就地水位计 | 第6-7页 |
| ·电接点水位计 | 第7-8页 |
| ·汽包水位测量存在的问题 | 第8-11页 |
| 第二章 汽包水位的特性分析 | 第11-19页 |
| ·锅炉汽水循环工艺流程介绍 | 第11-12页 |
| ·汽包水位动态特性模型 | 第12-13页 |
| ·汽包水位动态特性分析 | 第13-19页 |
| ·锅炉负荷变化下的水位动态特性 | 第14页 |
| ·锅炉燃烧工况变化下的水位动态特性 | 第14-15页 |
| ·给水流量变化下的汽包水位动态特性 | 第15-16页 |
| ·锅炉水质对汽包水位的影响 | 第16页 |
| ·汽包水位动态特性的总结 | 第16页 |
| ·虚假水位问题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特性 | 第19-27页 |
| ·连通式水位计测量特性 | 第19-20页 |
| ·差压式水位计测量特性 | 第20-24页 |
| ·实际水位计算 | 第24-27页 |
| 第四章 如何解决汽包水位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 ·如何减小不同测量方式之间的误差 | 第27页 |
| ·如何减小汽包两侧水位偏差 | 第27-28页 |
| ·汽包水位测孔的问题 | 第28-31页 |
| 第五章 汽包水位测量、保护系统逻辑优化 | 第31-39页 |
| ·水位测量及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 ·水位平衡容器的改造 | 第32-34页 |
| ·锅炉保护系统硬件介绍 | 第34-3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39页 |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