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黄芩概述 | 第10-11页 |
·黄芩概况 | 第10页 |
·黄芩的形态特征 | 第10-11页 |
·黄芩的优良品种选育 | 第11-17页 |
·愈伤组织培养体系 | 第11-13页 |
·再生体系 | 第13页 |
·黄芩遗传转化技术 | 第13-14页 |
·黄芩的悬浮培养 | 第14-17页 |
·黄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黄芩道地性与机制的研究 | 第18-28页 |
·道地沿革 | 第19-20页 |
·黄芩道地产区的特点 | 第20页 |
·黄芩植株体内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与栽培,采收,加工 | 第20-23页 |
·逆境效应理论 | 第23-25页 |
·黄芩细胞培养中代谢酶的研究 | 第25-28页 |
第一章 黄芩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28-52页 |
1.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 | 第28-37页 |
·材料 | 第28-31页 |
·方法 | 第31页 |
·结果 | 第31-37页 |
·讨论 | 第37页 |
2.黄芩再生体系的研究 | 第37-44页 |
·直接再生系统的研究 | 第37-39页 |
·间接再生系统的研究 | 第39-40页 |
·芽的增殖 | 第40页 |
·根的生长 | 第40-44页 |
3.悬浮体系的建立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方法 | 第45页 |
·结果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页 |
4.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 第46-52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二章 环境对黄芩悬浮细胞影响机制初步研究 | 第52-78页 |
1.材料 | 第52页 |
2.方法 | 第52-55页 |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52页 |
·黄芩苷、黄芩素含量的测定 | 第52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53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53-54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54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第54页 |
·GUS活性的荧光检测 | 第54-55页 |
·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55页 |
3 结果 | 第55-66页 |
·环境条件对黄芩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55-58页 |
·悬浮培养过程中活性氧含量变化 | 第58-60页 |
·悬浮培养过程中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60-62页 |
·悬浮培养过程中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相关酶的活性变化 | 第62-63页 |
·内源激素水平变化与黄芩苷积累的关系 | 第63-66页 |
4 讨论 | 第66-78页 |
·外界环境对黄芩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黄酮含量与相关酶活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67-77页 |
·内源激素的变化与黄芩苷含量的关系 | 第77-78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附图 | 第88-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