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急症学论文

益气敛阴固脱法对内毒素所致感染性休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第11-30页
 1 感染性休克的中医理论探讨第11-21页
   ·从“厥脱”认识感染性休克第11-15页
     ·“厥”第11页
     ·“脱”第11-12页
     ·厥脱证第12页
     ·温病厥脱第12-15页
       ·温病之厥第13-14页
       ·温病之脱第14页
       ·从温病厥脱认识感染性休克第14-15页
   ·感染性休克的辨证论治第15页
   ·升压宁针对的病机与组方思路第15-21页
     ·升压宁针对的病机第16-17页
     ·升压宁的组方思路第17-21页
       ·以生脉散“益气敛阴固脱”第17-19页
       ·以小蓟“凉血解毒化瘀”第19-21页
 2 感染性休克的现代机理研究第21-30页
   ·病因学第21页
     ·病原菌第21页
     ·宿主因素第21页
   ·发病机制第21-28页
     ·微循环障碍学说第22页
     ·炎症失控学说第22-28页
       ·内毒素与感染性休克第23-24页
       ·TNF与感染性休克第24-25页
       ·NO/iNOS与感染性休克第25-27页
       ·ET与感染性休克第27-28页
   ·休克时肺脏和肝脏的功能和结构改变第28-30页
     ·肺脏第28-29页
     ·肝脏第29-30页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第30-51页
 3 实验材料第30-31页
   ·实验动物第30页
   ·主要药物及试剂第30-31页
     ·主要药物第30页
     ·主要试剂第30-31页
   ·主要仪器第31页
 4 实验方法第31-35页
   ·动物分组第31页
   ·动物模型制作第31-32页
   ·给药方法第32页
   ·标本采集及制备第32页
   ·检测指标及方法第32-34页
     ·动物的一般状态第32-33页
     ·平均动脉压检测第33页
     ·肺、肝组织的病理形态观察第33页
       ·肺组织的病理形态观察第33页
       ·肝组织的病理形态观察第33页
     ·免疫组化法观察TNF-α、iNOS、ET-1在肺组织和肝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第33-34页
   ·统计学方法第34-35页
 5 实验结果第35-44页
   ·动物一般状态比较第35页
   ·平均动脉压变化第35-37页
   ·肺、肝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第37-39页
     ·肺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第37-38页
     ·肝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第38-39页
   ·肺、肝组织中TNF-α、iNOS、ET-1的检测结果第39-44页
     ·肺、肝组织中TNF-α的检测结果第39-40页
     ·肺、肝组织中iNOS的检测结果第40-42页
     ·肺、肝组织中ET-1的检测结果第42-44页
 6 讨论第44-47页
   ·对升压宁中选用红参的讨论第44页
   ·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的选择第44页
   ·升压宁有稳定内毒素所致感染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的作用第44-45页
   ·升压宁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第45页
   ·升压宁调节NO/ET的平衡第45-47页
     ·升压宁抑制iNOS的表达第45-46页
     ·升压宁抑制ET-1的合成释放第46-47页
 7 结论第47-48页
 8 问题与展望第48-51页
   ·药物剂型方面第48页
   ·血流变指标方面第48-49页
   ·升压宁对感染性休克时肠、肝、肺细胞因子及其网络调节研究展望第49页
   ·升压宁对肺动脉调节机制的研究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图第55-63页
综述 生脉散对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63-69页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法治疗下尿路感染(淋证—下焦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基于临床报道比较“痰”、“饮”的致病特点及常见兼证--附2600篇临床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