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铍制备及应用 | 第11-12页 |
·铍制备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页 |
·铍应用 | 第11-12页 |
·铍焊接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钎焊 | 第13页 |
·扩散焊 | 第13-14页 |
·高能束焊 | 第14-15页 |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焊接过程温度场模拟 | 第15-16页 |
·焊接过程微观组织模拟 | 第16-20页 |
·微观组织模拟方法 | 第16-19页 |
·焊接过程微观组织模拟现状 | 第19-20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20-22页 |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和特点 | 第20-21页 |
·人工神经网络在焊接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3-30页 |
·试验母材 | 第23页 |
·填充金属选择 | 第23-25页 |
·试验设备及焊接工艺 | 第25-26页 |
·试样制备 | 第26-27页 |
·试验及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焊接接头强度性能试验 | 第27页 |
·焊接接头组织结构及元素分布分析 | 第27页 |
·焊接接头相结构分析 | 第27页 |
·焊接过程微观组织演变计算机模拟 | 第27-29页 |
·传热 | 第27-28页 |
·传质 | 第28页 |
·焊接熔池晶粒形核模型 | 第28-29页 |
·焊接熔池晶粒生长模型 | 第29页 |
·能量-曲率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铍焊接工艺与组织转变规律研究 | 第30-53页 |
·铍激光焊接工艺试验 | 第30-31页 |
·铍激光焊接接头组织规律研究 | 第31-45页 |
·铍激光焊接焊缝组织分析 | 第31-39页 |
·Be/AlSi/Be焊缝组织分析 | 第31-33页 |
·Be/Al/Be焊缝组织分析 | 第33-35页 |
·Be/ZrTiNiCuBe/Be焊缝组织分析 | 第35-36页 |
·Be/Zr+AlSi+Zr/Be焊缝组织分析 | 第36-39页 |
·铍激光焊接焊缝精细组织分析 | 第39-40页 |
·铍激光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分析 | 第40-45页 |
·铍晶粒长大规律研究 | 第40-44页 |
·铍激光焊接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分析 | 第44-45页 |
·铍激光焊接焊缝组织形成机理 | 第45-49页 |
·AlSi合金与Al为填充金属的焊缝组织形成机理 | 第45-47页 |
·非晶为填充金属的焊缝组织形成机理 | 第47-48页 |
·Zr+AlSi+Zr叠层为填充金属的焊缝组织形成机理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铍激光焊接性研究 | 第53-86页 |
·焊接接头力学试验结果 | 第53-59页 |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53-56页 |
·Be/AlSi/Be焊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54-55页 |
·Be/Al/Be焊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55页 |
·Be/ZrTiNiCuBe/Be焊接接头显微硬度 | 第55-56页 |
·铍激光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显微硬度 | 第56页 |
·铍激光焊接接头剪切强度 | 第56-59页 |
·铍激光焊接接头剪切断口及断裂分析 | 第59-68页 |
·铍激光焊接接头剪切断口SEM分析 | 第59-63页 |
·Be/AlSi/Be焊接接头剪切断口SEM分析 | 第59-61页 |
·Be/Al/Be焊接接头剪切断口SEM分析 | 第61-62页 |
·Be/ZrTiNiCuBe/Be焊接接头剪切断口SEM分析 | 第62-63页 |
·铍激光焊接接头断裂分析 | 第63-68页 |
·材料影响 | 第63-64页 |
·焊缝中铍分布形态影响 | 第64-65页 |
·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相影响 | 第65-68页 |
·气孔影响 | 第68页 |
·铍激光焊接接头熔合区元素分布及相结构 | 第68-83页 |
·焊接接头熔合区附近元素分布 | 第68-70页 |
·焊接接头微区XRD分析 | 第70-83页 |
·Be/AlSi/Be焊接接头微区XRD分析 | 第70-75页 |
·Be/Al/Be焊接接头微区XRD分析 | 第75-80页 |
·Be/ZrTiNiCuBe/Be焊接接头微区XRD分析 | 第80-83页 |
·讨论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焊接过程熔池凝固组织计算机模拟 | 第86-115页 |
·焊接过程微观组织模拟数学模型 | 第86-95页 |
·温度场模型 | 第86-87页 |
·微观模型 | 第87-95页 |
·溶质浓度场模型 | 第87-89页 |
·晶粒形核模型 | 第89-90页 |
·晶粒生长模型 | 第90-91页 |
·能量-曲率驱动元胞自动机数学模型 | 第91-93页 |
·基于实验数据(EDB)时间转换模型 | 第93-94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 | 第94-95页 |
·焊接熔池凝固组织模拟 | 第95-102页 |
·焊接微观组织演变初始状态 | 第95-96页 |
·焊接熔池凝固组织模拟 | 第96-100页 |
·焊接熔池凝固组织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第100-102页 |
·焊接热影响区晶粒长大模拟 | 第102-113页 |
·能量-曲率驱动元胞自动机模拟晶粒等温长大 | 第102-111页 |
·能量-曲率驱动元胞自动机模型验证 | 第104-107页 |
·模拟晶粒等温长大结果及其分析 | 第107-109页 |
·人工神经网络泛化模拟晶体生长动力学参数 | 第109-111页 |
·能量-曲率驱动元胞自动机模拟焊接过程热影响区晶粒长大 | 第111-112页 |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第112-113页 |
·讨论 | 第113-114页 |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115-117页 |
·总结 | 第115-116页 |
·展望 | 第116-117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26-127页 |
论文答辩情况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