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其他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引言第9-13页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2页
 (四)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产生第13-21页
 (一) 亚里士多德德性观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3-16页
  1.经济背景:工商业为主的商品经济第13-14页
  2.政治背景:城邦制的政治模式第14-15页
  3.文化背景:智性文化的发展第15-16页
 (二) 亚里士多德德性观产生的理论渊源第16-21页
  1.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第16-18页
  2.柏拉图:四主德说第18-20页
  3.苏格拉底、柏拉图德性观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第20-21页
二、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内容第21-35页
 (一) 德性观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1.自然目的论第21-22页
  2.人性论第22-23页
 (二) 德性的类型第23-27页
  1.德性的一般概念和内涵第23-24页
  2.伦理德性第24-25页
  3.理智德性第25-26页
  4.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的相关特点第26-27页
 (三) 德性的本质——中道第27-30页
  1.中道的规定性第27-28页
  2.达到中道的途径第28-30页
 (四) 德性的目的——幸福第30-33页
  1.善是一种至福状态第30-32页
  2.幸福是灵魂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第32-33页
 (五) 德性的生成第33-35页
三、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历史影响第35-42页
 (一) 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对阿奎那的影响第35-38页
  1.阿奎那的德性观第35-36页
  2.阿奎那德性观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和超越第36-38页
 (二) 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对麦金泰尔的影响第38-42页
  1.麦金泰尔的德性观第39-40页
  2.麦金泰尔德性观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和超越第40-42页
四、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评价及其现实价值第42-47页
 (一) 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评价第42-44页
  1.开拓性的历史地位第42页
  2.德性理论自身的矛盾性第42-43页
  3.具体德性范畴的狭隘性第43-44页
 (二) 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现实价值第44-47页
  1.德性与个体精神境界第44-45页
  2.中道与社会精神和谐第45页
  3.幸福与人生目的实现第45-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公益行为的伦理审视
下一篇:全球化背景下普世伦理构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