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理论与方法论文--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信用证议付与我国出口押汇之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17页
 第一节 议付信用证概述第12-14页
  一、 议付信用证的分类第12-14页
  二、 议付信用证的特征第14页
 第二节 出口押汇概述第14-17页
  一、 出口押汇简介第14-15页
  二、 我国出口押汇的操作流程第15-17页
第二章 议付信用证的法律问题第17-24页
 第一节 议付的法律定义第17-21页
  一、 UCP500框架下"议付"的定义——对价理论第17-19页
  二、 UCP600框架下"议付"的定义——购买理论第19-21页
 第二节 议付行的权利义务分析第21-24页
  一、 议付行的权利第21-22页
  二、 议付行的义务第22-24页
第三章 出口押汇的法律问题第24-29页
 第一节 出口押汇的含义第24-26页
  一、 中国工商银行对"出口押汇"的界定第24-25页
  二、 中国银行对"出口押汇"的界定第25页
  三、 中国农业银行对"出口押汇"的界定第25-26页
  四、 中国建设银行对"出口押汇"的界定第26页
 第二节 出口押汇的法律性质分析第26-29页
  一、 关于出口押汇性质的几种学说第26-27页
  二、 笔者关于出口押汇性质的观点第27-29页
第四章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之异同第29-36页
 第一节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相同点第29-30页
  一、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都是一种融资行为第29页
  二、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都是为出口商提供的一种融资行为第29-30页
  三、 押汇行与议付行都会加收一定的利息和手续费第30页
  四、 银行的融资款项可从开证行、保兑行得到偿付第30页
 第二节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区别第30-36页
  一、 适用范围不同第31页
  二、 法律关系不同第31-32页
  三、 银行所取得的权利和地位不同第32页
  四、 对单据的要求不同第32-33页
  五、 融资额度评估和核放标准不同第33-34页
  六、 银行救济权利不同第34-36页
第五章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在我国规范使用的建议第36-44页
 第一节 我国通常叙做出口押汇业务的原因分析第36-38页
  一、 追索权行使的保障第36-37页
  二、 审单过失责任的非严格性第37页
  三、 我国法律制度环境使然第37-38页
 第二节 混淆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法律风险第38-42页
  一、 我国出口押汇制度现状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开展第39-40页
  二、 出口押汇的法律性质受到挑战第40页
  三、 出口押汇下银行审单义务的不严格使其面临更大的风险第40-42页
  四、 混淆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行为有损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第42页
 第三节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在我国规范使用的建议第42-44页
  一、 明确区分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第42-43页
  二、 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议付业务第43页
  三、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范议付与出口押汇的使用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
下一篇:C海关公务员激励改进的方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