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5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工业上甲烷转化利用的主要技术 | 第21-22页 |
·直接转化法 | 第21-22页 |
·间接转化法 | 第22页 |
·甲烷催化制合成气的主要技术 | 第22-24页 |
·甲烷水蒸汽重整制合成气(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e,SRM) | 第23页 |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O_2 reforming of methane,ORM or POM) | 第23-24页 |
·甲烷自热重整(Autothermal reforming of methane,ATR) | 第24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C02 reforming of CH4,CRM) | 第24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 第24-25页 |
·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活化 | 第25-26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过程中的表面积碳和消碳研究 | 第26-27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 第27-33页 |
·重整催化剂的发展 | 第27-30页 |
·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活性组分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3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催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33-36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催化反应机理 | 第33-35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35-36页 |
·实验室用高温高压反应器 | 第36-37页 |
·炭材料催化剂在重整反应及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38页 |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2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52-60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3-54页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54-57页 |
·热重实验装置及操作流程 | 第54页 |
·常压固定床试验装置及操作流程 | 第54-55页 |
·高压固定床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55-57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57-58页 |
·停留时间 | 第57页 |
·转化率及选择性 | 第57-58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第三章 炭材料催化二氧化碳重整甲烷研究 | 第60-92页 |
·引言 | 第60页 |
·炭材料催化CO_2-CH_4重整 | 第60-66页 |
·炭材料对CH_4和CO_2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62页 |
·不同炭材料对重整转化的影响 | 第62-63页 |
·CH_4/CO_2不同配比的影响 | 第63-64页 |
·空速的影响 | 第64-65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5页 |
·炭材料催化CO_2-CH_4重整产品气组成 | 第65-66页 |
·炭催化焦炉煤气(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 第66-74页 |
·炭材料对焦炉气中甲烷热解和焦炉气-CO_2重整的影响 | 第67-68页 |
·反应温度对产品气的影响 | 第68-70页 |
3 3 .3 不同炭材料对焦炉煤气(CH_4)-CO_2重整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不同CH_4/CO_2比对合成气CO/H_2的影响 | 第71页 |
·水蒸气量对焦炉煤气中CH_4转化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停留时间对煤气中甲烷的影响 | 第72-73页 |
·炭材料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73-74页 |
·炭催化剂分析、表征及催化本质研究 | 第74-83页 |
·炭催化剂SEM分析 | 第75-77页 |
·比表面和孔结构的变化 | 第77-78页 |
·炭催化剂中灰分的影响 | 第78-79页 |
·含氧官能团分析 | 第79-82页 |
·炭材料XRD分析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第四章 过程积炭对二氧化碳重整甲烷的影响 | 第92-118页 |
·引言 | 第92页 |
·炭催化剂的TG分析 | 第92-95页 |
·CO_2气氛下炭催化剂的TG分析 | 第92-94页 |
·O_2气氛下炭催化剂的TG分析 | 第94-95页 |
·炭材料催化CO_2-CH_4重整反应过程中产生积炭的研究 | 第95-100页 |
·有和无积炭炭材料催化剂对CO_2-CH_4重整反应的影响 | 第95-97页 |
·不同温度产生的积炭对CO_2-CH_4重整反应的影响 | 第97-100页 |
·表征分析 | 第100-113页 |
·SEM分析 | 第100-107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107-108页 |
·XPS分析 | 第108-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第五章 压力对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的影响 | 第118-134页 |
·引言 | 第118页 |
·小型高温高压反应器 | 第118-122页 |
·小型高温高压反应器的设计及基本原理 | 第118-120页 |
·反应器耐压和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 第120-122页 |
·反应器径向温度分布 | 第120-121页 |
·反应器轴向温度分布 | 第121页 |
·压力对反应器外表面温度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压力对重整转化的影响 | 第122-128页 |
·压力对CO_2-CH_4重整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原料气配比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炭催化剂反应前后表面性质的变化 | 第128-130页 |
·BET分析 | 第128-129页 |
·反应前后炭材料催化剂红外光谱分析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4页 |
第六章 金属/炭材料催化二氧化碳重整甲烷研究 | 第134-154页 |
·引言 | 第134页 |
·浸渍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超声波浸渍对钴/炭材料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35-138页 |
·超声波的影响 | 第135-137页 |
·超声波振动时间和频率的确定 | 第137-138页 |
·负载量对钴/炭材料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38-140页 |
·焙烧温度对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40-142页 |
·热重分析 | 第140-141页 |
·焙烧温度对钴/炭材料活性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工艺条件对钻/炭材料催化剂活性的研究 | 第142-145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142-143页 |
·CH_4/CO_2比值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空速(GHSV)的影响 | 第144-145页 |
·双金属(Co-Cu)/炭材料催化剂的初步探讨 | 第145-151页 |
·浸渍顺序对Co-Cu/炭材料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热重分析 | 第146-147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浸渍量对Co-Cu/D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寿命的考察 | 第150-151页 |
·小结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4页 |
第七章 动力学研究及重整反应机理讨论 | 第154-184页 |
·引言 | 第154-155页 |
·炭材料催化甲烷裂解及动力学 | 第155-159页 |
·炭材料催化剂对甲烷裂解的影响 | 第155-158页 |
·甲烷裂解动力学 | 第158-159页 |
·炭材料催化CO_2-CH_4重整及碳消耗动力学 | 第159-166页 |
·炭材料催化CO_2-CH_4重整反应过程中炭材料失重特性 | 第159-165页 |
·炭消耗动力学 | 第165-166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机理讨论及动力学 | 第166-178页 |
·重整反应机理讨论 | 第166-168页 |
·Eley-Rideal机理及分析 | 第168-169页 |
·Langmuir-Hinshaelwood机理及分析 | 第169-172页 |
·炭材料催化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机理初探 | 第172-174页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动力学 | 第174-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178-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4-190页 |
·结论 | 第184-187页 |
·创新之处 | 第187-189页 |
·展望 | 第189-190页 |
致谢 | 第190-191页 |
作者简介 | 第191-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92-196页 |
附录A 高温高压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 第196-2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