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植物内生菌的发现及历史 | 第11-12页 |
|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及特点 | 第12页 |
| ·植物内生菌的种类 | 第12-13页 |
| ·内生真菌 | 第12页 |
| ·内生细菌 | 第12-13页 |
| ·内生放线菌 | 第13页 |
| ·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 第13-15页 |
| ·产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内生菌 | 第13页 |
| ·产抗生素的内生菌 | 第13-14页 |
| ·产酶的内生菌 | 第14页 |
| ·产激素的内生菌 | 第14页 |
| ·产毒性物质的内生菌 | 第14-15页 |
| ·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15-20页 |
| ·发酵液的预处理 | 第15页 |
| ·分离纯化采用的方法 | 第15-19页 |
| ·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实现手段 | 第19-20页 |
| ·结语 | 第20-21页 |
| 第2章 引言 | 第21-2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第3章 植物内生菌A11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研究方法一 | 第23-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材料 | 第23-25页 |
| ·方法 | 第25-28页 |
| ·活性跟踪检测方法 | 第25页 |
| ·活性物质的发酵 | 第25页 |
| ·发酵液的预处理 | 第25-26页 |
| ·硅胶柱分离 | 第26-28页 |
| ·气质联谱分析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第4章 植物内生菌A11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研究方法二 | 第35-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 ·材料 | 第35-36页 |
| ·方法 | 第36-42页 |
| ·活性跟踪检测 | 第36-37页 |
| ·活性物质的发酵 | 第37页 |
| ·发酵液预处理 | 第37-38页 |
| ·活性跟踪 | 第38页 |
| ·硅胶柱分离 | 第38-41页 |
| ·葡聚糖凝胶LH-20分离 | 第41-42页 |
| ·液质联谱分析 | 第42页 |
| ·A-2号的H-NMR分析 | 第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 ·讨论 | 第46-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1-53页 |
| ·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研究方法一) | 第51页 |
| ·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研究方法二)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撰写及发表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