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7页 |
1. 脑局部梗死后远隔部位损伤的神经影像学和临床证据 | 第12-13页 |
2. 脑局部梗死后远隔部位损伤的动物实验证据 | 第13页 |
3. 脑局部梗死后远隔部位损伤的研究集中在丘脑和黑质 | 第13-14页 |
4. 研究Tau蛋白及锂盐治疗在大脑皮质梗死后继发性远隔部位损伤中的意义 | 第14-1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7-24页 |
·实验动物和主要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主要药物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第18-19页 |
·模型制备 | 第19-20页 |
·大鼠体重测量 | 第20页 |
·神经功能评分(Postural reflex test) | 第20页 |
·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 | 第20-24页 |
2 结果 | 第24-33页 |
·RHRSP血压变化 | 第24页 |
·TTC染色结果 | 第24-25页 |
·MCAO体重变化 | 第25-26页 |
·大鼠神经功能评分 | 第26页 |
·脑梗死灶体积 | 第26-27页 |
·银染(Bielschowsky method) | 第27-28页 |
·Nissl染色神经元计数 | 第28-30页 |
·免疫组化结果 | 第30-33页 |
3 讨论 | 第33-37页 |
·RHRSP模型 | 第33页 |
·MACO模型 | 第33-34页 |
·Tau蛋白与GSK-3β | 第34-35页 |
·Tau过度磷酸化与大脑皮质脑梗死后引起的退行性病变 | 第35-36页 |
·氯化锂的神经保护作用 | 第36-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综述 Tau 蛋白和退行性神经病变 | 第43-50页 |
1 Tau蛋白的生理学功能 | 第43-44页 |
2 Tau蛋白的病理性聚集 | 第44页 |
3 Tau蛋白的异常化效应 | 第44-45页 |
4 Tau蛋白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 第45-47页 |
·阿尔茨海默病--AD | 第45页 |
·帕金森病--PD | 第45-46页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 第46页 |
·皮克病--Pick’s disease | 第46-47页 |
5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