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引言 | 第9页 |
·以DNA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 第9-17页 |
·研究以DNA为靶点药物的意义 | 第9-10页 |
·DNA靶向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 | 第10-12页 |
·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人工光核酸酶(DNA光敏切断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人工核酸酶的应用 | 第17-18页 |
·人工光核酸酶的种类 | 第18-21页 |
·三氮唑衍生物的抗肿瘤应用 | 第21-23页 |
·"点击"化学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 新型含1,2,3-三唑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 第27-48页 |
·分子设计及合成路线 | 第27-31页 |
·分子设计 | 第27-29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9-31页 |
·含1,2,3三唑环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光谱研究 | 第31页 |
·含1,2,3三唑环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31-37页 |
·化合物与CT DNA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31-33页 |
·化合物与CT DNA作用的圆二色谱研究 | 第33-36页 |
·粘度测定 | 第36-37页 |
·DNA光敏切割活性研究 | 第37-38页 |
·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38-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荧光光谱法测量化合物对CT DNA的嵌入作用 | 第40页 |
·Scatchard常数的原理和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圆二色谱(CD)滴定 | 第41页 |
·粘度测定 | 第41-42页 |
·化合物对DNA的光敏切断试验 | 第42页 |
·肿瘤细胞抑制试验 | 第42-43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43-48页 |
3 新型含1,2,3-三唑基苊并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 第48-66页 |
·分子设计及合成路线 | 第48-51页 |
·分子设计 | 第48-50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50-51页 |
·含1,2,3-三唑基苊并杂环类化合物的光谱研究 | 第51-52页 |
·含1,2,3-三唑基苊并杂环类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52-56页 |
·化合物与CT DNA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第52-54页 |
·化合物与CT DNA作用的圆二色谱研究 | 第54-55页 |
·粘度测定 | 第55-56页 |
·DNA光敏切割活性研究 | 第56-57页 |
·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57-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紫外-可见光谱法测量化合物对CT DNA的嵌入活性 | 第59页 |
·圆二色谱(CD)滴定 | 第59页 |
·粘度测定 | 第59页 |
·化合物对DNA的光敏切断试验 | 第59-60页 |
·肿瘤细胞抑制试验 | 第60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60-66页 |
4 新型含1,2,3-三唑基萘酰亚胺类荧光团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 第66-76页 |
·分子设计及合成路线 | 第66-67页 |
·分子设计 | 第66页 |
·分子合成路线 | 第66-67页 |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研究 | 第67-68页 |
·目标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68-69页 |
·DNA光敏切割活性研究 | 第69-70页 |
·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70-71页 |
·细胞荧光的定性测定结果 | 第71页 |
·实验部分 | 第71-7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71-72页 |
·荧光光谱法测量化合物对CT DNA的嵌入作用 | 第72页 |
·Scatchard常数的原理和测定方法 | 第72页 |
·化合物对DNA的光敏切断试验 | 第72页 |
·肿瘤细胞抑制试验 | 第72页 |
·荧光探针对细胞的标记实验 | 第72-73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A 化合物的核磁质谱谱图 | 第8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