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依据 | 第8-13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区背景条件 | 第15-27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地理位置与交通 | 第15-16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页 |
·气象与水文条件 | 第16-17页 |
·气象 | 第16-17页 |
·水文 | 第17页 |
·地形与地貌特征 | 第17-19页 |
·地形 | 第17-18页 |
·地貌 | 第18-19页 |
·地质条件 | 第19-21页 |
·地层岩性 | 第19-20页 |
·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6页 |
·水文地质分区 | 第21-23页 |
·地下水动态与补径排条件 | 第23-25页 |
·水化学特征 | 第25-26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6-27页 |
第3章 研究区雨洪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研究区雨洪资源量的估算 | 第27-28页 |
·雨洪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8-34页 |
·地表水库 | 第28-29页 |
·集雨工程 | 第29-31页 |
·河道拦蓄 | 第31-33页 |
·路面渗透 | 第33-34页 |
第4章 地下储水空间特征及雨洪资源地下回灌方式分析 | 第34-51页 |
·研究区地下储水空间的特征分析 | 第34-39页 |
·汇水条件 | 第34-35页 |
·入渗条件 | 第35页 |
·储水条件 | 第35-39页 |
·地下水人工回灌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综述 | 第39-45页 |
·地面入渗法 | 第40-43页 |
·地下灌注法 | 第43-45页 |
·地下储水空间雨洪回灌的适宜性评价及回灌方式分析 | 第45-51页 |
·地下储水空间雨洪回灌的适宜性评价 | 第45-48页 |
·地下储水空间雨洪回灌方式分析 | 第48-51页 |
第5章 雨洪资源地下回灌促渗关键技术研究 | 第51-71页 |
·雨洪回灌入渗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1-55页 |
·场地条件 | 第51-53页 |
·回灌水源 | 第53页 |
·工程因素 | 第53-54页 |
·运行与维护 | 第54-55页 |
·雨洪回灌促渗关键技术研究 | 第55-71页 |
·工程结构对入渗速率的影响 | 第55-64页 |
·工艺条件对入渗速率的影响 | 第64-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摘要 | 第80-82页 |
Abstract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