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村官”:角色领会中的冲突与调适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7页 |
| 第一章 理论视角 | 第17-24页 |
| ·角色理论 | 第17-22页 |
| ·角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4-28页 |
| ·基本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 第24页 |
|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 ·样本情况与资料来源 | 第25-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理性选择:自我价值与外在期待的契合 | 第28-38页 |
| ·从文本设计看国家期待 | 第28-29页 |
| ·农民的认知与期待 | 第29-33页 |
| ·高校毕业生的报名动机与外在期待的契合 | 第33-38页 |
| 第四章 现实落差:角色领会中的迷茫与困惑 | 第38-58页 |
| ·文本与现实的差距 | 第39-41页 |
| ·知识结构与农村需求的距离 | 第41-44页 |
| ·"特派员"与"秘书"的反差 | 第44-48页 |
| ·豪情满腹与支持不足的落差 | 第48-58页 |
| 第五章 拉近距离:角色移情与行为调适 | 第58-69页 |
| ·拉近与村庄的距离 | 第58-59页 |
| ·角色规范的重构 | 第59-62页 |
| ·人际关系的调适 | 第62-65页 |
| ·自我价值的实现 | 第65-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9-75页 |
| ·基本结论 | 第69-72页 |
| ·讨论 | 第72-75页 |
| 结语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录一 | 第79-81页 |
| 附录二 | 第81-84页 |
| 附录三 | 第84-85页 |
| 附录四 | 第85-86页 |
| 后记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