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星《史记评议》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1章 李景星及其《史记评议》概说 | 第13-20页 |
·李景星生平与著述 | 第13页 |
·《史记评议》的成书及版本 | 第13-15页 |
·《史记评议》的体例 | 第15-16页 |
·《史记评议》的评例 | 第16-17页 |
·《史记评议》的评议思想 | 第17-18页 |
·《史记评议》的评议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史记评议》的史学评议内容 | 第20-46页 |
·揭示《史记》的作品命意和作者意旨 | 第20-26页 |
·本纪 | 第20-21页 |
·表 | 第21-22页 |
·书 | 第22-23页 |
·世家 | 第23-24页 |
·列传 | 第24-26页 |
·对《史记》内容进行考据分析 | 第26-35页 |
·对基本文字和时间、人名、地名的考订 | 第27-29页 |
·内容方面的考订、分析和评议 | 第29-33页 |
·对《史记》中的义例的分析 | 第33-35页 |
·评《史记》中的增补阙亡 | 第35-39页 |
·关于“褚先生补”和“后人增”的问题 | 第35-37页 |
·关于“十篇独阙”和“两纪无书”的问题 | 第37-39页 |
·对《史记》中所写人物的品评 | 第39-41页 |
·对《史记》体例的分析 | 第41-46页 |
第3章 《史记评议》的文学评议内容 | 第46-72页 |
·对《史记》谋篇义例之揭示 | 第47-54页 |
·评《史记》之篇什架构 | 第47-48页 |
·评《史记》之对比情境 | 第48-52页 |
·评《史记》之脉络统一 | 第52-54页 |
·对《史记》安章心法之评议 | 第54-61页 |
·评《史记》篇章主题之表达 | 第55-59页 |
·评《史记》篇章警策之建立 | 第59-61页 |
·评《史记》辞章缜丽之法则 | 第61-64页 |
·评《史记》的叙事艺术 | 第64-67页 |
·其他文学方面的评议 | 第67-72页 |
第4章 《史记评议》的价值 | 第72-77页 |
·史学评议方面的价值 | 第72-73页 |
·文学评议方面的价值 | 第73-75页 |
·《史记评议》的不足之处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