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育性敏感期的表现 | 第11-12页 |
·光温敏不育特性遗传研究 | 第12-13页 |
·光温敏不育特性的稳定性研究 | 第13-15页 |
·不育水稻温敏特性与育性转换的关系 | 第13-14页 |
·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的遗传漂移特性 | 第14-15页 |
·光温敏不育材料的发现和创制 | 第15-16页 |
·光温敏不育系实用性研究 | 第16-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Y58S生育期温敏特性研究 | 第19页 |
·Y58S群体育性转换整齐度研究 | 第19-20页 |
·定向培养Y58S“三层穗”生产核心种子的技术研究 | 第20-21页 |
·选种圃的设置 | 第20页 |
·播种育秧与移栽 | 第20页 |
·选种圃“三层穗”培养措施 | 第20-21页 |
·冷水处理期的水温调控 | 第21页 |
·花粉镜检与套袋自交 | 第21页 |
·Y58S异交性状研究 | 第21-22页 |
·Y58S种子特征特性研究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4页 |
·Y58S生育期感温特性表现与分析 | 第23页 |
·Y58S群体育性转换特性的整齐度表现 | 第23-24页 |
·定向培养三层穗生产核心种子的结果 | 第24-28页 |
·生育期及主茎叶片数 | 第24页 |
·两次冷水处理始期不同穗层幼穗发育进度 | 第24-25页 |
·冷灌处理期的水温观测结果 | 第25-26页 |
·花粉镜检结果 | 第26页 |
·Y58S当选核心单株在群体中的分布 | 第26-28页 |
·Y58S异交特性表现 | 第28-32页 |
·花时表现 | 第28页 |
·柱头外露率及柱头形态 | 第28-30页 |
·柱头活力表现 | 第30-32页 |
·种子特征特性表现 | 第32-34页 |
·Y58S繁殖种子的特征特性 | 第32页 |
·Y两优1号制种不同成熟天数收获种子的特征特性 | 第32-3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4-38页 |
·对分期播种试验和Y58S繁殖制种特性的评价 | 第34-35页 |
·Y58S群体育性稳定性及保持群体整齐性的技术途径 | 第35-36页 |
·提高Y58S及其杂交组合种子外观品质与发芽特性的技术途径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