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供需分析 | 第22-32页 |
·西部弱势农户的界定 | 第22-26页 |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 第22页 |
·弱势农户的界定 | 第22-25页 |
·本文对西部弱势农户的界定 | 第25-26页 |
·小额信贷概述 | 第26-28页 |
·农村小额信贷的概念 | 第26页 |
·农村小额信贷的特征 | 第26-28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特征 | 第28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供需现状 | 第28-32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现状 | 第28-30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供给现状 | 第30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供需矛盾的原因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分析 | 第32-43页 |
·信用的概述 | 第32-34页 |
·信用的概念 | 第32-33页 |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第33页 |
·信用的经济学性质 | 第33-34页 |
·信用风险概述 | 第34-36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 | 第36-43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风险表象 | 第36-38页 |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 | 第38-41页 |
·弱势农户在小额信贷中的信用表现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度量 | 第43-54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 logit 模型概述 | 第43-44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模型的构建 | 第44-49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样本特征及变量定义 | 第44-45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指标设计 | 第45-47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logit 模型构建 | 第47-49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检验 | 第49-51页 |
·正态性检验 | 第49-50页 |
·Chi-Square 检验 | 第50页 |
·参数估计和检验 | 第50-51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模型的实证结果 | 第51-54页 |
第五章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博弈分析 | 第54-64页 |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 第54-57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基础 | 第57-58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58-62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一般模型 | 第58-59页 |
·小额信贷中包含可置信性的动态博弈 | 第59-60页 |
·小额信贷中信任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60-61页 |
·小额信贷中信任的重复博弈与声誉 | 第61-62页 |
·弱势农户信用风险的博弈结论 | 第62-64页 |
第六章 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三维”被迫诚信机制构建 | 第64-71页 |
·政府维度的弱势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控制体系 | 第64-66页 |
·推行各种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帮助农信社开展各项正常的金融活动 | 第64-65页 |
·建立多层次的小额信贷载体,拓宽小额信贷的融资渠道 | 第65页 |
·发展商业化小额信贷机构,建立多元化的小额信贷体系 | 第65-66页 |
·农信社维度的弱势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控制体系 | 第66-69页 |
·经办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委托贷款业务委员会对贷款农户进行监督和管理 | 第66页 |
·突出六个结合,准确度量弱势农户的信用风险 | 第66-67页 |
·建立信用村、信用镇以完善信用环境 | 第67页 |
·优化弱势农户的信用评级制度 | 第67页 |
·强化信任机制和感情机制 | 第67-68页 |
·加强贷后的信贷跟踪监督,降低信贷风险 | 第68-69页 |
·加大对违约农户的惩罚力度,控制信贷风险 | 第69页 |
·弱势农户维度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 | 第69-71页 |
·贷款业务委员会加强农村小额信贷的管理和监督,并向农信社负责 | 第69页 |
·弱势农户可申请小额贷款,但负有偿还贷款的义务 | 第69-70页 |
·弱势农户要增强自主创收能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