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与工作者对不同国别群体社会距离与社会支持意愿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社会距离 | 第12页 |
·社会支持意愿 | 第12-13页 |
·直接接触经验 | 第13页 |
·研究地域的选择 | 第13-14页 |
·外国人国别的选择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社会距离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 第15-28页 |
·社会距离研究 | 第15-21页 |
·社会距离概念的发展 | 第15-16页 |
·影响社会距离产生的因素 | 第16-17页 |
·社会距离的测量 | 第17-19页 |
·社会距离量表的跨文化应用 | 第19-21页 |
·社会支持研究 | 第21-28页 |
·社会支持的概念与两种研究导向 | 第21-22页 |
·社会支持研究的发展与两种模型 | 第22-24页 |
·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 | 第24-26页 |
·旅居者社会支持量表(ISSS)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8-34页 |
·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研究工具 | 第29-31页 |
·社会距离量表 | 第30页 |
·社会支持意愿量表 | 第30-31页 |
·研究过程 | 第31-32页 |
·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1页 |
·中国人对五个国别群体的社会距离 | 第34-41页 |
·顺序假设的适用性 | 第34-36页 |
·社会距离量表的信度 | 第36-37页 |
·对不同国别群体社会距离的比较 | 第37-38页 |
·直接接触经验与平均社会距离的比较 | 第38页 |
·不同性别答卷者平均社会距离的比较 | 第38-40页 |
·学生与工作者对五个国别群体的平均社会距离比较 | 第40-41页 |
·中国人对五个国别群体的社会支持意愿 | 第41-51页 |
·社会支持意愿量表效度 | 第41-45页 |
·社会支持意愿量表的信度 | 第45-46页 |
·对不同国别群体成员提供社会支持意愿的比较 | 第46-48页 |
·男性与女性提供社会支持意愿的比较 | 第48-49页 |
·社会距离与社会支持意愿的相关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第51-57页 |
·社会距离量表在上海学生和工作者群体中的应用 | 第51-52页 |
·对不同国别群体平均社会距离的比较 | 第52-53页 |
·社会支持意愿量表及量表分数的比较 | 第53-54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4-55页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一 | 第61-62页 |
附录二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