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引言 | 第9-11页 |
| 2.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第11-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1-15页 |
| ·病例来源 | 第11-12页 |
| ·调查地点的选择 | 第11页 |
| ·调查人群的选择 | 第11-12页 |
| ·调查时间 | 第12页 |
|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 ·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 ·最低标准 | 第13页 |
| ·附加标准 | 第13页 |
| ·特异标准 | 第13页 |
| ·中医肾虚证的辨证标准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调查表的制定与完善 | 第15页 |
| ·调查方案的确定 | 第15-16页 |
| ·样本量的确定 | 第16页 |
| ·调查员操作规范 | 第16页 |
|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 ·调查研究结果 | 第17-27页 |
| ·一般情况 | 第17页 |
| ·年龄、身高、体重 | 第17页 |
| ·文化程度 | 第17页 |
| ·体质 | 第17页 |
| ·月经史 | 第17-18页 |
| ·初次性生活年龄 | 第18页 |
| ·孕产史 | 第18页 |
| ·孕产次数 | 第18页 |
| ·单纯足月产 | 第18页 |
| ·单纯流产(含人工流产、自然流产) | 第18页 |
| ·盆腔炎性疾病组与无盆腔炎性疾病组一般情况比较 | 第18-20页 |
| ·两组年龄比较 | 第18-19页 |
| ·两组身高比较 | 第19页 |
| ·两组体重比较 | 第19页 |
| ·两组文化程度比较 | 第19-20页 |
| ·两组体质比较 | 第20页 |
| ·孕产次数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关系 | 第20-25页 |
| ·两组孕产次数比较 | 第20-21页 |
| ·不同孕次水平的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 第21-23页 |
| ·孕产1次与≥2次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 第21页 |
| ·孕产≤2次与≥3次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 第21-22页 |
| ·孕产≤3次与≥4次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 第22页 |
| ·孕产≤4次与≥5次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 第22页 |
| ·孕产≤5次与≥6次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 第22-23页 |
| ·孕产次数与盆腔炎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页 |
| ·单纯足月产次数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关系 | 第23-24页 |
| ·两组单纯足月产次数比较 | 第23页 |
| ·单纯足月产次数与盆腔炎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 ·单纯流产次数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关系 | 第24-25页 |
| ·两组单纯流产次数比较 | 第24页 |
| ·单纯流产次数与盆腔炎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 ·产后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症状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 ·中医症状分布 | 第25-26页 |
| ·白带异常分布 | 第26页 |
| ·产后盆腔炎性疾病与肾虚的关系 | 第26-27页 |
| 3.结论 | 第27-29页 |
| ·随着孕产次数的增多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可能增加 | 第27-28页 |
| ·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可能随单纯足月产次数增加而增加 | 第27页 |
| ·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可能随单纯流产次数增加而增加 | 第27-28页 |
| ·产后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症状表现可能以腹胀、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白带量多为主 | 第28页 |
| ·产后患盆腔炎性疾病者可能易发生肾虚 | 第28-29页 |
| 4.讨论与分析 | 第29-31页 |
| ·孕产、盆腔炎性疾病、肾虚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 ·产后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症状分析 | 第30-31页 |
| 5.问题与展望 | 第31-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综述 | 第34-57页 |
| 附表:"孕产与盆腔炎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调查表 | 第57-63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