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 ·销售电价定价方法 | 第14-15页 |
| ·销售电价定价模型 | 第15-20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电力系统容量成本分摊模型 | 第23-53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传统的电力系统成本分摊方法 | 第23-37页 |
| ·发电容量成本分摊方法 | 第24-25页 |
| ·输配电容量成本分摊方法 | 第25-30页 |
| ·网损分摊方法 | 第30-37页 |
| ·发电成本特性 | 第37-41页 |
| ·各类机组发电成本模型 | 第37-39页 |
| ·电源结构优化 | 第39-40页 |
| ·电力系统边际发电成本 | 第40-41页 |
| ·考虑负荷模式的发电容量成本分摊模型 | 第41-46页 |
| ·问题描述 | 第41页 |
| ·基本假设 | 第41-42页 |
| ·电力系统容量成本分摊的经济学分析 | 第42-43页 |
| ·考虑用电负荷模式的容量成本分摊模型 | 第43-46页 |
| ·算例验证与分析 | 第46-51页 |
| ·典型算例 | 第46-48页 |
| ·实际算例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三章 销售电价非线性定价模型研究 | 第53-81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统一定价与差别定价 | 第54-62页 |
| ·统一定价 | 第54-59页 |
| ·差别定价 | 第59-62页 |
| ·非线性定价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第62-65页 |
| ·非线性定价的基本概念 | 第62-64页 |
| ·公共事业价格管制非线性定价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 第64-65页 |
| ·基于消费者需求异质的中小电力用户需求模型 | 第65-68页 |
| ·二元需求特征函数N(p,q) | 第65-66页 |
| ·基于类型参数的消费者需求模型 | 第66-67页 |
| ·二种需求模型之间的关系 | 第67-68页 |
| ·中小用户销售电价非线性定价模型 | 第68-72页 |
| ·问题描述 | 第68-69页 |
| ·符号说明 | 第69页 |
| ·基本假设 | 第69-70页 |
| ·基于需求特征函数的销售电价非线性定价模型 | 第70-71页 |
| ·基于类型参数消费者需求异质的销售电价非线性定价模型 | 第71-72页 |
| ·中小用户多部制销售电价定价模型 | 第72-75页 |
| ·问题描述 | 第72-73页 |
| ·多部制销售电价定价模型 | 第73-75页 |
| ·算例验证与分析 | 第75-80页 |
| ·算例一 | 第75-76页 |
| ·算例二 | 第76-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四章 自选择菜单销售电价定价模型与实现方式研究 | 第81-89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帕累托改进的非线性定价模型 | 第81-82页 |
| ·逆向选择与信息甄别 | 第82-84页 |
| ·自选择菜单销售电价的实现方式 | 第84-86页 |
| ·需求信息非充分性 | 第86-87页 |
| ·算例验证与分析 | 第87页 |
| ·小结 | 第87-89页 |
| 第五章 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研究 | 第89-107页 |
| ·引言 | 第89-91页 |
| ·我国选择阶梯式递增居民电价的必要性 | 第89-91页 |
| ·我国居民阶梯电价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91页 |
| ·居民阶梯电价分段电量制定方法 | 第91-94页 |
| ·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分段电量的制定单元 | 第91-92页 |
| ·基于密度聚类的分段电量综合制定方法 | 第92-94页 |
| ·居民阶梯分段电价水平的制定方法 | 第94-99页 |
| ·第一档分段电价水平 | 第94-95页 |
| ·第二档分段电价水平 | 第95-98页 |
| ·第三及以上档分段电价水平 | 第98-99页 |
| ·我国居民阶梯电价的现实调整路径 | 第99页 |
| ·实例验证与分析 | 第99-106页 |
| ·数据描述 | 第99-101页 |
| ·结果分析 | 第101-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