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北京220kV及以上电网现状 | 第7-8页 |
·主网现状简介 | 第7页 |
·主网规划 | 第7-8页 |
·北京电网无功补偿现状及无功问题 | 第8-11页 |
第二章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简介 | 第11-23页 |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简介 | 第11-13页 |
·同步调相机 | 第11页 |
·静止型无功补偿器(SVC) | 第11-12页 |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 | 第12-13页 |
·SVC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SVG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23页 |
第三章 安装位置及容量选择 | 第23-24页 |
·安装位置选择 | 第23页 |
·可行性 | 第23页 |
·计算结果 | 第23页 |
·安装容量选择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计算条件确定 | 第24-26页 |
·STATCOM模型 | 第24页 |
·负荷模型 | 第24-25页 |
·负载电动机初始滑差及惯性时间常数的确定 | 第25页 |
·故障选取 | 第25-26页 |
第五章 昆玉河站模拟计算 | 第26-51页 |
·部分初始条件 | 第26页 |
·单独安装110kV/10.5kV 100MVA主变1台 | 第26-37页 |
·STATCOM监测110kV电压调整出力 | 第27-33页 |
·监控220kV母线调整STATCOM出力 | 第33-37页 |
·新增一台主变的情况 | 第37页 |
·增加负荷的计算 | 第37-42页 |
·海淀220kV母线跳闸 | 第38-40页 |
·海淀~昆玉河跳双回 | 第40-42页 |
·昆玉河站计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42-51页 |
·补偿前后效果比较 | 第42-44页 |
·母线控制策略比较 | 第44-49页 |
·节点负荷增加后的效果分析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红军营站模拟计算 | 第51-73页 |
·部分初始条件 | 第51页 |
·SVG相关参数设定 | 第51-52页 |
·计算结果 | 第52-64页 |
·城北~红军营双回跳闸 | 第52-53页 |
·昌平~清河线路跳闸 | 第53-55页 |
·昌平~霍营线路故障跳闸 | 第55-56页 |
·昌平~城北线路故障跳闸 | 第56-58页 |
·城北220kV母线故障全部出线跳闸 | 第58-59页 |
·昌平2#主变故障掉闸 | 第59-61页 |
·昌平2#、3#主变故障掉闸 | 第61-62页 |
·昌平220kV母线故障跳全部出线 | 第62-64页 |
·安装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64-67页 |
·清河站、红军营站同时安装一台SVG设备的简单计算 | 第67-71页 |
·昌平2#、3#主变故障 | 第67-69页 |
·昌平220kV母线故障 | 第69-71页 |
·昆玉河与红军营安装效果的比较 | 第71-72页 |
·SVG装置在红军营变电站的安装方案 | 第72-73页 |
·SVG装置的接入方案 | 第72页 |
·STATCOM装置的布置方案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