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的动态与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创新 | 第11-12页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 | 第12-22页 |
(一)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构成 | 第12-13页 |
1.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12页 |
2.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 第12-13页 |
(二)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时代价值 | 第13-17页 |
1. 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状况 | 第13-15页 |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13-14页 |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2.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 第15-17页 |
(三) 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第17-22页 |
1. 国外文化软实力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2. 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经验的启示研究和分析 | 第18-22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文化软实力 | 第22-38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对文化软实力建设起着引导作用 | 第22-29页 |
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 第22-25页 |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奠定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坚实基础 | 第22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障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正确方向 | 第22-23页 |
·、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 | 第23-25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导作用 | 第25页 |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提升文化软实力 | 第25-28页 |
·、目标导向 | 第25-26页 |
·、舆论导向 | 第26-27页 |
·、政策导向 | 第27页 |
·、自主导向 | 第27-28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发展的实践优势 | 第28-29页 |
·、软件——科学的理论指导 | 第28页 |
·、硬件——发达的传播网络 | 第28页 |
·、渠道——多样的导向途径 | 第28-29页 |
·、组织——完善的政工队伍 | 第29页 |
(二)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 第29-32页 |
1.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推动"人"的发展 | 第29-30页 |
2.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好的环境 | 第30-32页 |
(三)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32-38页 |
1、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内因: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因素的制约 | 第32页 |
·、外因:社会转型时期新探索的困境 | 第32-33页 |
2、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33-38页 |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 第33-34页 |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挑战 | 第34-35页 |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挑战 | 第35-38页 |
三、文化软实力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发展对策思考 | 第38-46页 |
(一) 立足点——文化软实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 第38-40页 |
1. 核心价值的原则 | 第38-39页 |
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9页 |
3. 创新发展的原则 | 第39页 |
4. 开放合作的原则 | 第39-40页 |
(二) 着力点——文化软实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 第40-42页 |
1、以青年为主体,坚定文化核心价值 | 第40-41页 |
2、以实践为基础,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 | 第41页 |
3. 以创新为动力,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 第41-42页 |
(三) 重难点——增强社会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 第42-46页 |
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有效性 | 第42-43页 |
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