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渗滤系统对西部小城镇农业径流污染拦截净化效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世界水资源及水污染现状 | 第9页 |
·我国水资源及水污染现状 | 第9-11页 |
·面源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 第11-14页 |
·面源污染定义 | 第11页 |
·面源污染的特点 | 第11-12页 |
·面源污染的危害 | 第12-14页 |
·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现状 | 第14-19页 |
·非工程性BMPs | 第14-15页 |
·工程性BMPs | 第15-19页 |
·渗滤系统对面源污染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农业污染源调研及径流污染监测 | 第23-37页 |
·区域环境概况 | 第23-25页 |
·自然环境 | 第23-24页 |
·社会环境 | 第24-25页 |
·区域农业污染源调研 | 第25-27页 |
·区域径流污染监测 | 第27-34页 |
·监测区域的确定 | 第27-28页 |
·径流污染的时间分布特点 | 第28-31页 |
·降雨径流过程当中的径流污染变化规律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3 多级渗滤系统的设计和试验 | 第37-43页 |
·多级渗滤系统的设计 | 第37-40页 |
·设计原则 | 第37页 |
·平面布置 | 第37-38页 |
·多级渗滤系统的结构 | 第38-39页 |
·多级渗滤系统的实际效果图 | 第39页 |
·基质及植物的选择 | 第39-40页 |
·试验准备 | 第40-43页 |
·试验进水 | 第40-41页 |
·水质的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4 多级渗滤系统对污染物拦截净化效果研究 | 第43-57页 |
·多级渗滤系统的启动运行 | 第43-44页 |
·多级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 | 第44-50页 |
·DO 与pH 在沿程上的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 第45-47页 |
·污染物在系统沿程上的去除变化规律 | 第47-48页 |
·系统各级对污染物去除效能分析 | 第48-50页 |
·多级渗滤系统对氮磷的去除特性研究 | 第50-54页 |
·实验进水N、P 的形态分析 | 第50-51页 |
·颗粒性氮、磷的去除效果 | 第51-52页 |
·溶解性氮、磷的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系统沿程上的氮磷去除特性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5 多级渗滤系统净水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9页 |
·植物对多级渗滤系统净水效果的影响 | 第57-60页 |
·水力负荷对多级渗滤系统净水效果的影响 | 第60-63页 |
·污染负荷对多级渗滤系统净水效果的影响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