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抢劫罪概述 | 第8-14页 |
(一) 抢劫罪的概念 | 第8-9页 |
(二) 抢劫罪的客体和对象 | 第9-11页 |
(三) 抢劫罪的客观要件 | 第11-14页 |
二、抢劫罪与相近犯罪的区分 | 第14-19页 |
(一)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分 | 第14-15页 |
(二)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 | 第15-17页 |
(三)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分 | 第17-19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 | 第19-25页 |
(一) 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 | 第19-20页 |
(二) 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条件 | 第20-21页 |
(三) 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 | 第21-22页 |
(四) 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条件 | 第22-23页 |
(五) 特殊类型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转化问题 | 第23-25页 |
四、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 第25-33页 |
(一) “入户抢劫”的认定 | 第25-26页 |
(二)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的认定 | 第26-27页 |
(三)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认定 | 第27-28页 |
(四)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 | 第28-29页 |
(五)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 | 第29-30页 |
(六)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 第30-31页 |
(七) “持枪抢劫”的认定 | 第31页 |
(八)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认定 | 第31-33页 |
五、抢劫罪的立法完善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