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服装原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外服装原型研究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服装紧身原型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人体特征研究 | 第13-14页 |
·胸部 | 第13页 |
·肩部 | 第13页 |
·腰部 | 第13-14页 |
·人体测量技术 | 第14-15页 |
·传统测量技术 | 第14页 |
·人体自动测量技术 | 第14-15页 |
·服装纸样自动生成技术 | 第15-17页 |
·二维服装纸样自动生成技术 | 第15-16页 |
·三维服装纸样自动生成技术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框架与过程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人体测量与研究方法 | 第20-31页 |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 | 第20-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环境 | 第21页 |
·被测对象 | 第21页 |
·测量注意事项 | 第21-22页 |
·根据点云数据建立三维虚拟人模技术 | 第22-25页 |
·点云精简 | 第22-23页 |
·建立三维虚拟人模 | 第23-25页 |
·虚拟人模三维向二维展开的方法研究 | 第25-26页 |
·数据测量与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26-28页 |
·虚拟人模上数据测量 | 第26-28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页 |
·样本量的确定 | 第28-29页 |
·点云测量方法的验证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女紧身原型胸省角确定 | 第31-47页 |
·女体胸部特征点线的定义 | 第31页 |
·实验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虚拟人模胸部特征点线的确定以及测量方法 | 第32-35页 |
·虚拟人模胸部特征点线的确定 | 第32-34页 |
·本章测量项目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预实验 | 第36-40页 |
·A 体预实验 | 第36-37页 |
·B 体预实验 | 第37-38页 |
·预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292 人胸部整体数据分析 | 第40-42页 |
·按胸高与乳下半径比值H/R 分档建立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按前上下胸围差DF 分档建立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女紧身原型腰省省量分布研究 | 第47-63页 |
·人体腰部特征点线的定义 | 第47页 |
·虚拟人模腰部特征点线的确定 | 第47-48页 |
·虚拟人模上腰部数据测量 | 第48-52页 |
·虚拟人模前后腰部测量 | 第49-51页 |
·数据引入 | 第51-52页 |
·前后腰部数据分析及验证 | 第52-62页 |
·前下胸围—前腰部分 | 第52-53页 |
·后胸—后腰部分 | 第53-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女紧身原型肩省省角研究 | 第63-75页 |
·肩部特征点线角的定义 | 第63页 |
·实验几何模型 | 第63-65页 |
·虚拟人模肩部测量方法 | 第65-67页 |
·虚拟人模上肩部特征点线的确定 | 第65-66页 |
·测量项目 | 第66页 |
·虚拟人模肩部数据测量步骤 | 第66-67页 |
·肩部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67-74页 |
·测量人数 | 第67页 |
·肩部几何公式确定 | 第67-68页 |
·肩部整体数据分析 | 第68-69页 |
·按照肩胛角分档分析 | 第69-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76-78页 |
·不足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