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补肾复元方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5-21页
   ·实验动物第15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15-16页
   ·造模方法第16页
   ·分组第16页
   ·大鼠标本的采集及处理第16页
   ·检测指标与方法第16-20页
     ·左室重量指数第16-17页
     ·左室心肌病理形态HE染色第17页
     ·左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第17页
     ·血浆AngⅡ放免测定第17页
     ·左室心肌组织AngⅡ第17-18页
     ·左室心肌AT_1R mRNA表达第18-20页
     ·心肌AT_1受体蛋白的测定第20页
   ·统计方法第20-21页
2 结果第21-28页
   ·一般情况第21页
   ·BSFY方对左室重量指数的影响第21-22页
   ·BSFY方对左室心肌HE染色的影响第22-24页
   ·BSFY方对左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第24-26页
   ·BSFY方对血浆AngⅡ的影响第26页
   ·BSFY方对左室心肌局部AngⅡ的影响第26页
   ·BSFY方对左室心肌局部AT_1R mRNA及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第26-28页
3 讨论第28-35页
   ·心肌肥厚的中医学认识第28页
   ·补肾复元方的组成第28-29页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29-30页
   ·心肌肥厚的现代研究第30-33页
   ·补肾复元方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2页
附录第42-52页
 综述一第42-47页
  1 心肌肥厚形成机制的研究第42页
  2 单味中药及中药单体第42-43页
  3 中药复方第43-44页
  4 问题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综述二第47-52页
  1 病毒性心肌炎与DCM的免疫机制第47-48页
  2 抗心肌成分的自身抗体与免疫异常第48页
  3 基因遗传因素致DCM的免疫机制第48-49页
  4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炙甘草汤方证研究
下一篇:通塞脉微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