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符号表 | 第10-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柑桔衰退病对我国柑桔产业的威胁 | 第11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13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分类地位 | 第11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症状 | 第11-12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寄主范围和敏感性 | 第12-13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传播途径 | 第13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传播方式 | 第13页 |
| ·橘蚜的传毒特性 | 第13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3-15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检测 | 第15-19页 |
| ·指示植物鉴定 | 第15页 |
| ·血清学检测技术 | 第15页 |
| ·常规RT-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 第15-16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的原理及在柑桔衰退病上的运用 | 第16-19页 |
| ·柑桔衰退病毒在植株内含量的时序变化 | 第19-20页 |
| ·柑桔衰退病毒的防治策略及弱毒株交叉保护 | 第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第2章 引言 | 第21-23页 |
| 第3章 应用real-time RT-PCR监测柑桔衰退病毒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23-31页 |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 ·毒源及植物材料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 ·总核酸及总RNA的抽提 | 第24页 |
|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第24页 |
| ·Real-time RT-PCR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 ·扩增效率的验证及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总RNA的抽提质量 | 第26页 |
| ·引物筛选 | 第26-27页 |
| ·Real-time RT-PCR的条件优化 | 第27-28页 |
| ·内参基因的稳定性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应用real-time RT-PCR监测柑桔衰退病毒弱毒株的拮抗效果 | 第31-45页 |
| ·材料 | 第31页 |
| ·毒源及植物材料 | 第31页 |
| ·供试蚜虫 | 第31页 |
| ·试验试剂 | 第31页 |
| ·试验设备 | 第3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 ·嫁接接种弱毒株CT11的检测 | 第31-32页 |
| ·拮抗试验 | 第32页 |
| ·Real-time RT-PCR监测CT11与CT14含量的时序变化 | 第32-33页 |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 ·嫁接接种弱毒株的检测结果 | 第33页 |
| ·嫁接接种弱毒株后应用real-time RT-PCR监测CT11含量的时序变化 | 第33-34页 |
| ·蚜虫接种正对照植株后应用real-time RT-PCR监测CT14含量的变化 | 第34-38页 |
| ·两个内参基因分别校正CT11的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 第38页 |
| ·蚜虫拮抗接种后应用real-time RT-PCR监测强弱毒株的含量变化 | 第38-41页 |
| ·症状观察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 附录1 常用储备液及缓冲液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