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12-13页 |
第1章绪论 | 第13-24页 |
1.1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1.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1.1.2气化炉类型和应用 | 第14-15页 |
1.1.3气流床气化炉的排渣问题 | 第15-17页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1煤和生物质灰熔融特性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气流床气化炉耐火材料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灰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0-21页 |
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 第24-31页 |
2.1引言 | 第24-25页 |
2.2灰样的制备及分析 | 第25-26页 |
2.2.1灰样的制备 | 第25页 |
2.2.2灰样的成分分析 | 第25-26页 |
2.3灰熔融特性实验 | 第26-27页 |
2.4高温侵蚀实验 | 第27-28页 |
2.5检测分析仪器 | 第28-29页 |
2.5.1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 | 第28-29页 |
2.5.2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 | 第29页 |
2.5.3拉曼光谱仪 | 第29页 |
2.6热力学模拟 | 第29页 |
2.7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9-30页 |
2.8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煤和生物质混燃灰熔融特性研究 | 第31-45页 |
3.1引言 | 第31页 |
3.2实验方案 | 第31-33页 |
3.2.1实验样品 | 第31-32页 |
3.2.2灰熔融实验 | 第32-33页 |
3.3结果和讨论 | 第33-43页 |
3.3.1生物质掺混量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2不同生物质掺混量对煤灰碱酸比和流动温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3不同生物质掺混量的灰渣SEM-EDS分析 | 第37-39页 |
3.3.4不同生物质灰含量的灰渣XRD分析 | 第39-40页 |
3.3.5FactSage模拟灰熔融过程中的矿物组成 | 第40-43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煤和生物质灰渣对氧化铝耐火材料的侵蚀特性研究 | 第45-60页 |
4.1引言 | 第45页 |
4.2实验方案 | 第45-47页 |
4.2.1实验样品 | 第45页 |
4.2.2高温侵蚀实验 | 第45-47页 |
4.2.3样品处理 | 第47页 |
4.3结果和讨论 | 第47-58页 |
4.3.1炉渣侵蚀的结果 | 第47-49页 |
4.3.2灰与耐火材料相互作用过程分析 | 第49-54页 |
4.3.3灰中氧化镁含量对侵蚀结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4渗透层成分分析 | 第55-57页 |
4.3.5渗透差异分析 | 第57-58页 |
4.4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基于灰渣和耐火材料高温下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 | 第60-74页 |
5.1引言 | 第60页 |
5.2MD模拟模型建立和参数设定 | 第60-64页 |
5.2.1建模 | 第60-61页 |
5.2.2势函数选取 | 第61-63页 |
5.2.3系综选择 | 第63页 |
5.2.4降温机制 | 第63-64页 |
5.3MD计算结果表征和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5.3.1径向分布函数 | 第64页 |
5.3.2均方位移 | 第64-65页 |
5.3.3聚合物和氧类型分析 | 第65页 |
5.4麦秸秆和煤混合灰渣的MD模拟结果 | 第65-70页 |
5.4.1麦秸秆添加比对径向分布函数的影响 | 第65-67页 |
5.4.2麦秸秆添加比对均方位移的影响 | 第67-69页 |
5.4.3麦秸秆掺混比对配位数和氧类型的影响 | 第69-70页 |
5.5灰渣和氧化铝材料相互作用过程的MD模拟 | 第70-72页 |
5.5.1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70-71页 |
5.5.2灰渣-氧化铝体系内粒子均方位移的影响 | 第71-72页 |
5.6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结论和展望 | 第74-77页 |
6.1研究结论 | 第74-76页 |
6.2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