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报道策略比较研究--以《中国青年报》和《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的目的与现实意义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 ·研究方法及报纸样本选取的说明 | 第10-12页 |
| 2 灾难事件的界定及相关报道概述 | 第12-23页 |
| ·灾难事件的界定及其特征 | 第12-14页 |
| ·灾难事件报道及其影响 | 第14-17页 |
| ·中、美灾难事件报道的简略回顾 | 第17-23页 |
| 3 灾难事件报道策略比较 | 第23-44页 |
| ·美国"9·11"事件 | 第23-27页 |
| ·别斯兰人质事件 | 第27-31页 |
| ·印度洋海啸 | 第31-35页 |
| ·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 | 第35-37页 |
| ·中国汶川5·12地震 | 第37-44页 |
| 4 中美报道策略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44-53页 |
| ·新闻观和报道理念的差异 | 第44-46页 |
| ·文化传统的差异 | 第46-47页 |
| ·政治和新闻体制的差异 | 第47-49页 |
| ·媒体机制与报道组织实施的差异 | 第49-50页 |
| ·记者个体的差异 | 第50-53页 |
| 5 他山之石的启示 | 第53-63页 |
| ·拓展报道对象,完善报道内容 | 第53-54页 |
| ·加强报道策划,追求报道深度 | 第54-56页 |
| ·强化人文关怀,保护个人隐私 | 第56-60页 |
| ·优化报道策略,争取最佳效果 | 第60-63页 |
| 结语 | 第63-64页 |
| 注释 | 第64-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80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80-81页 |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