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 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发展 | 第16-26页 |
·马克思的人权理论 | 第16-18页 |
·列宁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 | 第18-20页 |
·毛泽东的人权理论 | 第20-21页 |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 | 第21-23页 |
·邓小平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形成背景 | 第21页 |
·邓小平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主要思想 | 第21-23页 |
·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新发展 | 第23-26页 |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发展 | 第23-24页 |
·新时期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发展 | 第24-26页 |
2 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6-36页 |
·社会主义人权的内容 | 第26-28页 |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第26-27页 |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 | 第27-28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权 | 第28-31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 第28-30页 |
·人权普遍性必须同各国国情结合 | 第30-31页 |
·社会主义人权的原则 | 第31-34页 |
·社会主义人权体现集体主义原则 | 第31-32页 |
·国权重于人权 | 第32-34页 |
·人权的实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第34-35页 |
·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目标 | 第35-36页 |
3 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实践成果 | 第36-43页 |
·政治权利方面 | 第36-38页 |
·经济权利方面 | 第38-40页 |
·社会和文化权利方面 | 第40-43页 |
4 对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评价 | 第43-48页 |
·我国社会主义人权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43-44页 |
·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优越性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