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审判中的被害方谅解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3-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1章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内涵和分类 | 第19-27页 |
·被害方谅解的内涵界定 | 第19-20页 |
·被害方谅解与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被害方谅解与恢复性司法 | 第21页 |
·被害方谅解与刑事和解 | 第21-22页 |
·被害方谅解与刑事私了 | 第22-23页 |
·被害方谅解与刑事调解 | 第23页 |
·被害方谅解的分类 | 第23-25页 |
·态度谅解和行为谅解 | 第23-24页 |
·自行谅解和代行谅解 | 第24页 |
·附条件谅解和无条件谅解 | 第24-25页 |
·公诉案件谅解和自诉案件谅解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2章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正当性分析 | 第27-37页 |
·被害方谅解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犯罪学互动中心论 | 第27-28页 |
·刑法谦抑理论 | 第28-29页 |
·恢复正义理论 | 第29-30页 |
·刑事法律关系三元结构模式 | 第30-31页 |
·契约理论 | 第31-32页 |
·被害方谅解的价值分析 | 第32-35页 |
·公正 | 第32-33页 |
·效率 | 第33-34页 |
·民主 | 第34页 |
·和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实践考察 | 第37-49页 |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适用现状 | 第37-43页 |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相关规范 | 第37-39页 |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适用范围广泛 | 第39-40页 |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适用对象集中 | 第40-41页 |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适用效果明显 | 第41-43页 |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问题透视 | 第43-47页 |
·欠缺立法确认 | 第43-44页 |
·实践操作无序 | 第44-46页 |
·配套制度缺失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刑事审判中被害方谅解的制度构建 | 第49-63页 |
·立法确认 | 第49-55页 |
·法定情节化 | 第49-50页 |
·适用条件 | 第50-51页 |
·适用范围 | 第51-53页 |
·适用后果 | 第53-55页 |
·规范适用 | 第55-59页 |
·程序化运作 | 第55-57页 |
·层次化赔偿 | 第57页 |
·多方位监督 | 第57-59页 |
·配套制度 | 第59-61页 |
·确立被害方国家救助制度 | 第59-60页 |
·建立被告人赔偿能力调查机制 | 第60-61页 |
·扩充刑事法律援助机制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