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典型羟肟酸类捕收剂生物降解特性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概述第11-12页
   ·浮选药剂及其分类第12-13页
   ·羟肟酸类捕收剂简介第13-16页
     ·羟肟酸的定义第13页
     ·羟肟酸的性质第13-15页
     ·羟肟酸的分类第15-16页
   ·选矿废水来源及国内外处理现状第16-19页
     ·选矿废水来源第16-17页
     ·国内外处理现状第17-19页
   ·生物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第19-20页
     ·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第19-20页
     ·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第20页
   ·微生物的共代谢第20-21页
     ·微生物共代谢的定义第20-21页
     ·微生物共代谢的机理第21页
     ·共代谢的意义第21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1-2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2章 试验药剂、仪器及方法第25-32页
   ·试验药剂第25-26页
   ·试验仪器第26-27页
   ·试验分析方法第27-32页
     ·羟肟酸类捕收剂浓度的测定方法第27-28页
     ·活性污泥浓度的测定方法第28-29页
     ·CODcr的测定方法第29-31页
     ·紫外光谱分析法第31页
     ·红外光谱分析法第31页
     ·GC-MS分析法第31-32页
第3章 羟肟酸类捕收剂的好氧生物降解研究第32-54页
   ·概述第32-38页
     ·羟肟酸类捕收剂的紫外吸收图谱第32-34页
     ·羟肟酸类捕收剂的标准工作曲线第34-38页
   ·试验方法第38-41页
     ·非生物因素对比试验第38-39页
     ·振荡培养法第39-41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非生物因素对比试验结果第41-44页
     ·不同初始浓度对羟肟酸类捕收剂的好氧生物降解性影响第44-47页
     ·不同初始浓度下羟肟酸类捕收剂的生物降解动力学第47-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难降解羟肟酸类捕收剂的厌氧生物降解研究第54-64页
   ·概述第54页
   ·试验方法第54-57页
     ·接种物来源与准备第54页
     ·培养基第54-55页
     ·厌氧活性污泥的驯化第55页
     ·非生物因素对比试验第55-56页
     ·厌氧生物降解试验第56页
     ·结果表述第56-57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非生物因素对比试验结果第57页
     ·不同厌氧条件对H_(205)的厌氧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第57-59页
     ·不同厌氧条件下H_(205)的厌氧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第59-60页
     ·H_(205)的好氧降解性与厌氧降解性的对比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浮选试验废水的好氧生物降解研究第64-83页
   ·概述第64页
   ·试验方法第64-69页
     ·浮选试验废水来源第64-66页
     ·接种物的准备第66页
     ·培养基第66-67页
     ·接种物的驯化第67页
     ·浮选试验废水的好氧生物降解试验第67页
     ·好氧共代谢的生物降解试验第67-69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69-81页
     ·不同接种物浓度对浮选试验废水的好氧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第69-71页
     ·不同外加碳源对浮选试验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第71-73页
     ·不同碳源浓度对浮选试验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第73-75页
     ·不同外加氮源对浮选试验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第75-76页
     ·不同氮源浓度对浮选试验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第76-78页
     ·单基质和共代谢基质条件下浮选试验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对比第78-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6章 难降解羟肟酸类捕收剂浮选试验废水的厌氧生物降解研究第83-88页
   ·概述第83页
   ·试验方法第83-84页
     ·浮选试验废水来源第83页
     ·接种物的来源与准备第83页
     ·培养基第83页
     ·接种物的驯化第83-84页
     ·浮选试验废水的厌氧生物降解试验第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87页
     ·浮选试验废水的厌氧生物降解性试验结果第84-85页
     ·浮选试验废水的好氧共代谢生物降解与厌氧生物降解对比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7章 羟肟酸类捕收剂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第88-104页
   ·概述第88-91页
     ·羟肟酸类捕收剂的结构第88-89页
     ·苯环和荼环的生物降解机理第89-91页
   ·生物降解试验第91页
   ·紫外光谱分析法第91-93页
     ·样品预处理第91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91-93页
   ·FT-IR分析法第93-97页
     ·样品的制备第93页
     ·操作条件第93-94页
     ·分析结果与讨论第94-97页
   ·GC-MS分析法第97-100页
     ·样品的预处理第97页
     ·操作条件第97页
     ·分析结果与讨论第97-100页
   ·生物降解途径第100-103页
     ·水杨羟肟酸的生物降解途径第100-101页
     ·H_(205)的生物降解途径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8章 结论与建议第104-107页
   ·结论第104-106页
   ·建议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良A~2/O碳源分流比及外加黄水补充碳源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煤粉燃烧中脱硫机理研究与固硫渣成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