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低硼胁迫下的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土壤硼资源状况及植物硼营养生理功能 | 第10-13页 |
·土壤硼资源状况 | 第10-11页 |
·植物硼营养的生理功能 | 第11-13页 |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蛋白质组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及进展 | 第13-16页 |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9-21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油菜根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21-31页 |
·植物材料培养 | 第21页 |
·油菜根系蛋白质样品制备 | 第21-22页 |
·TCA-丙酮法 | 第21-22页 |
·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 | 第22页 |
·蛋白质定量 | 第22-23页 |
·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23-24页 |
·等电聚焦(IEF) | 第23页 |
·第二向SDS-PAGE | 第23-24页 |
·蛋白凝胶染色 | 第24页 |
·凝胶扫描与图像分析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不同方法对蛋白质提取率影响 | 第24-25页 |
·SDS-PAGE检测蛋白质量 | 第25-26页 |
·固相pH梯度胶条的选用 | 第26-2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与分离条件选择 | 第28页 |
·讨论 | 第28-31页 |
·油菜根系蛋白质样品制备 | 第28-29页 |
·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确立及优化 | 第29-31页 |
3 油菜根系低硼响应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 第31-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植物材料与蛋白制备 | 第31页 |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 第31页 |
·凝胶图像分析与差异表达蛋白质确定 | 第31页 |
·蛋白质点的切取与酶解 | 第31-32页 |
·蛋白质谱分析与数据库检索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双向电泳图像分析 | 第33-34页 |
·差异表达蛋白质谱鉴定 | 第34-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4 油菜根系低硼诱导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 第40-49页 |
·差异表达蛋白整体分析结果 | 第40-42页 |
·WEGO分析结果 | 第40页 |
·KEGG分析结果 | 第40页 |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类 | 第40-42页 |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析 | 第42-47页 |
·抗氧化与解毒代谢 | 第42-43页 |
·抗逆相关蛋白 | 第43页 |
·信号调控蛋白 | 第43-44页 |
·碳水化合物及能量代谢 | 第44-45页 |
·氨基酸与脂肪酸代谢 | 第45页 |
·氨基酸与脂肪酸代谢 | 第45-46页 |
·细胞壁结构 | 第46页 |
·钾离子转运蛋白 | 第46-47页 |
·功能未知蛋白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5 差异表达蛋白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49-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材料培养 | 第49页 |
·RNA提取与逆转录 | 第49页 |
·引物设计及定量PCR | 第49-51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4-56页 |
·油菜根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54页 |
·油菜根系低硼胁迫响应蛋白谱构建 | 第54页 |
·油菜低硼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解析 | 第54-5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5页 |
·硼营养蛋白质组学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