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导论 | 第13-43页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与结构 | 第13-17页 |
一 选题原因及目的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15-16页 |
四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基本史料及前人研究综述 | 第17-43页 |
一 相关原始资料 | 第18-22页 |
二 近现代国外学者的研究评述 | 第22-37页 |
三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37-43页 |
第一章 拜占廷帝国早期基督教化之内动力 | 第43-84页 |
第一节 完善的教会组织及其神圣使命 | 第43-58页 |
一 教会组织的萌芽 | 第44-48页 |
二 4至9世纪的拜占廷教会——"国中之国" | 第48-52页 |
三 教会之神圣使命 | 第52-58页 |
第二节 末世论、罪及恶魔:基督教化的精神动力 | 第58-71页 |
一 关于末世的观念 | 第59-62页 |
二 罪 | 第62-67页 |
三 恶魔 | 第67-71页 |
第三节 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的圣徒崇拜 | 第71-84页 |
一 圣徒崇拜渊源及界定 | 第72-75页 |
二 圣徒崇拜功能 | 第75-79页 |
三 圣徒崇拜与异教习俗 | 第79-84页 |
第二章 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的政治角色 | 第84-133页 |
第一节 拜占廷帝国早期基督教的政治功能 | 第84-95页 |
一 "神圣皇权"理论的阐释 | 第84-89页 |
二 地方管理的有益补充 | 第89-92页 |
三 对君主专制的制约与社会矛盾的调和 | 第92-95页 |
第二节 拜占廷帝国早期君主对基督教的扶持 | 第95-115页 |
一 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之动机 | 第96-100页 |
二 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基督教化之外在动力的开启 | 第100-107页 |
三 塞奥多西大帝时代——基督教化之外在动力的承继 | 第107-111页 |
四 查士丁尼大帝时代——基督教化之外在动力的极致 | 第111-115页 |
第三节 拜占廷帝国早期教俗关系概述 | 第115-133页 |
一 教俗之间的蜜月期——君士坦丁大帝时代 | 第115-119页 |
二 教会对至尊权的重新审视期——塞奥多西大帝至查士丁尼时代 | 第119-122页 |
三 至尊权的巅峰期——查士丁尼大帝时代 | 第122-126页 |
四 教俗之间的裂痕期——后查士丁尼时代至圣像毁坏运动时代 | 第126-133页 |
第三章 4至9世纪基督教对拜占廷帝国经济、社会的融入 | 第133-169页 |
第一节 拜占廷帝国早期教会经济的发展 | 第133-150页 |
一 教会经济崛起之推动力——经济特权的获得 | 第133-138页 |
二 教会经济收入之来源 | 第138-143页 |
三 典型的教会经济——修道院经济考察 | 第143-145页 |
四 教会经济力量之评估及其影响 | 第145-150页 |
第二节 拜占廷帝国早期基督教的社会角色 | 第150-169页 |
一 基督教的社会救助 | 第150-159页 |
二 基督教社会伦理及其影响 | 第159-169页 |
第四章 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文化 | 第169-206页 |
第一节 拜占廷帝国早期的基督教文学与教育 | 第169-189页 |
一 基督教文学、教育与古典文化的渊源 | 第169-175页 |
二 基督教文学、教育的发展 | 第175-183页 |
三 基督教文学、教育的影响 | 第183-189页 |
第二节 拜占廷帝国早期艺术的基督教化 | 第189-206页 |
一 基督教艺术的萌芽——约公元4世纪前 | 第189-192页 |
二 拜占廷基督教艺术的形成——约公元4至6世纪 | 第192-197页 |
三 圣像的盛行——约公元7世纪 | 第197-201页 |
四 基督教艺术的最终定型——约公元8至9世纪 | 第201-206页 |
结语 | 第206-219页 |
参考文献 | 第219-241页 |
致谢 | 第241-242页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第2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