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8页 |
1.1 农药概述 | 第12-13页 |
1.1.1 农药的定义与种类 | 第12页 |
1.1.2 农药对淡水水体的污染 | 第12-13页 |
1.2 水体中农药残留的降解方式 | 第13-16页 |
1.2.1 物理法 | 第13-14页 |
1.2.2 生物法 | 第14页 |
1.2.3 化学法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五类农药与三种氧化剂的反应活性研究 | 第18-29页 |
2.1 导言 | 第1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8页 |
2.3.1 苯氧羧酸类农药的氧化降解 | 第20-22页 |
2.3.2 芳香酸类农药的氧化降解 | 第22-23页 |
2.3.3 取代脲类农药的氧化降解 | 第23-25页 |
2.3.4 有机磷类农药的氧化降解 | 第25-26页 |
2.3.5 烟碱类农药的氧化降解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乙酰甲胺磷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 | 第29-36页 |
3.1 导言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2.1 实验原理 | 第29-30页 |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3.3.1 测定波长的选定 | 第31-32页 |
3.3.2 乙酰甲胺磷一级解离常数解离常数(pK_(a1))的测定 | 第32-33页 |
3.3.3 乙酰甲胺磷二级解离常数解离常数(pK_(a2))的测定 | 第33-34页 |
3.3.4 理论分析乙酰甲胺磷解离常数的合理性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高铁酸钾对乙酰甲胺磷的氧化降解 | 第36-43页 |
4.1 导言 | 第3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4.2.3 乙酰甲胺磷的检测方法 | 第37-3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4.3.1 高铁酸钾投加量对乙酰甲胺磷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2 溶液pH对乙酰甲胺磷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3 乙酰甲胺磷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4 乙酰甲胺磷的降解产物说明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高锰酸钾对吡虫啉的氧化效果及产物分析 | 第43-50页 |
5.1 导言 | 第43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5.2.3 吡虫啉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5.3.1 高锰酸钾投加量对吡虫啉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2 溶液pH对吡虫啉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46页 |
5.3.3 吡虫啉的氧化产物初探 | 第46-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