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缩写及符号对照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QoE预测模型的相关工作 . . | 第16-17页 |
1.2.2 基于QoE网络性能优化的相关工作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用户体验质量QoE评估方法介绍 | 第21-42页 |
2.1 用户体验质量QoE的模型介绍 | 第21-30页 |
2.1.1 不同网络的QoS参数简介 . . | 第22-24页 |
2.1.2 基于QoS映射的QoE评估方法 | 第24-30页 |
2.2 不同业务的用户体验质量QoE初步仿真 | 第30-41页 |
2.2.1 Opnet下的仿真场景和业务设置 | 第30-32页 |
2.2.2 不同业务的性能参数与负载曲线 | 第32-4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基于HEVC的视频传输QoE性能分析 | 第42-61页 |
3.1 HEVC视频编码技术 | 第42-43页 |
3.2 系统模型与实验环境介绍 | 第43-47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44页 |
3.2.2 实验环境介绍 | 第44-47页 |
3.3 与视频内容相关的统一QoE构架设计 | 第47-56页 |
3.3.1 网络损失对于视频质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2 编码器损失对于视频质量的影响 | 第49-53页 |
3.3.3 视频内容对于视频质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4 统一的视频主观质量QoE指标 | 第55-56页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3.4.1 性能评价 | 第56-57页 |
3.4.2 与其他工作的比较 | 第57-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基于QoE模型的编码自适应机制 | 第61-87页 |
4.1 无线网络视频传输的系统模型 | 第61-64页 |
4.1.1 无线网络模型 | 第61-62页 |
4.1.2 无线视频业务的系统框架 | 第62-64页 |
4.2 基于HEVC编码器的简化QoE模型 . | 第64-71页 |
4.2.1 HEVC编码器特性 | 第64-68页 |
4.2.2 主观QoE预测模型 | 第68-71页 |
4.3 基于QoE模型的编码器自适应算法设计 | 第71-76页 |
4.3.1 问题描述 | 第71-72页 |
4.3.2 用户数目固定时的编码自适应算法(EAS-FN) | 第72-74页 |
4.3.3 用户数目可变时的编码自适应算法(EAS-VN) | 第74-76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6-86页 |
4.4.1 一个时隙内的性能比较 | 第76-79页 |
4.4.2 用户固定时编码自适应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79-82页 |
4.4.3 用户可变时编码自适应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82-8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