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地埋管换热器温度场影响因素及恢复规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地源热泵简介第14-18页
        1.2.1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第14-15页
        1.2.2 地源热泵分类第15-18页
    1.3 地源热泵国内外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国外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国内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土壤简介及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理论第23-31页
    2.1 土壤热物性第23-25页
    2.2 浅层土壤温度状况第25页
    2.3 地下水的渗流第25页
    2.4 多孔介质理论第25-27页
        2.4.1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第25-26页
        2.4.2 多孔介质达西定律第26-27页
    2.5 多孔介质地埋管换热器的数学模型第27-29页
        2.5.1 多孔介质的能量方程第27-29页
        2.5.2 多孔介质的动量方程第29页
    2.6 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分析第29-30页
    2.7 本章小节第30-31页
第三章 垂直单U型管的三维数值模拟第31-49页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1-35页
        3.1.1 模型假设第31页
        3.1.2 模型建立第31-33页
        3.1.3 网格划分第33-34页
        3.1.4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34-35页
        3.1.5 求解类型设置第35页
    3.2 无渗流时地埋管运行的温度场分析第35-45页
        3.2.1 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第35-36页
        3.2.2 夏季停止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36-38页
        3.2.3 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第38-42页
        3.2.4 冬季停止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42-45页
    3.3 考虑渗流时地埋管运行的温度场分析第45-48页
        3.3.1 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变化第45-46页
        3.3.2 夏季停止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46页
        3.3.3 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第46-47页
        3.3.4 冬季停止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47-48页
    3.4 本章小节第48-49页
第四章 垂直地埋管管群长期运行的温度场模拟第49-69页
    4.1 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4.2 回填材料对管群换热的影响第50-55页
        4.2.1 不同回填材料时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情况第50-51页
        4.2.2 不同回填材料时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51-52页
        4.2.3 不同回填材料时冬季后运行土壤温度场情况第52-53页
        4.2.4 不同回填材料时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53-55页
    4.3 排列方式对管群换热的影响第55-58页
        4.3.1 不同排列方式时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情况第55页
        4.3.2 不同排列方式时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55-56页
        4.3.3 不同排列方式时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情况第56-57页
        4.3.4 不同排列方式下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57-58页
    4.4 渗流速度对管群换热的影响第58-62页
        4.4.1 不同渗流速度下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的情况第58-59页
        4.4.2 不同渗流速度下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59页
        4.4.3 不同渗流速度下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的情况第59-60页
        4.4.4 不同渗流速度下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60-62页
    4.5 不同孔隙率对管群换热的影响第62-66页
        4.5.1 不同孔隙率时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情况第62-63页
        4.5.2 不同孔隙率时夏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63-64页
        4.5.3 不同孔隙率时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情况第64-65页
        4.5.4 不同孔隙率时冬季运行后土壤温度场恢复情况第65-66页
    4.6 本章小节第66-69页
第五章 工程实例模拟第69-81页
    5.1 建筑概况第69-70页
    5.2 建筑物的逐时负荷模拟第70-71页
        5.2.1 气象参数第70页
        5.2.2 建筑负荷模拟及分析第70-71页
    5.3 地埋管换热器的计算第71-74页
        5.3.1 基本参数第71页
        5.3.2 循环液与地埋管内壁的对流换热热阻第71-72页
        5.3.3 地埋管管壁热阻第72页
        5.3.4 回填材料的热阻第72页
        5.3.5 地层热阻第72-73页
        5.3.6 短期连续脉冲负荷产生的附加热阻第73页
        5.3.7 地埋管换热器钻孔长度计算第73-74页
    5.4 地源热泵模拟系统的建立第74-75页
    5.5 模拟结果分析第75-79页
        5.5.1 冬夏双季运行结果分析第75-77页
        5.5.2 单夏季运行结果分析第77-78页
        5.5.3 单冬季运行结果分析第78-79页
    5.6 本章小节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论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作者简介第8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Hz时域光谱技术对于火工药剂老化的检测研究
下一篇:中电投内蒙古敖汉项目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