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关于新三板市场融资特点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关于股权质押风险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3 关于新三板市场股权质押风险防范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6 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概念界定和股权质押风险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新三板 | 第21页 |
2.1.2 股权质押 | 第21-22页 |
2.1.3 股权质押风险 | 第22-24页 |
2.2 股权质押风险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控制权理论 | 第24页 |
2.2.2 现金流权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页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7页 |
3 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概述 | 第27-32页 |
3.1 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规模及行业分布 | 第27-29页 |
3.1.1 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规模 | 第27页 |
3.1.2 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行业分布 | 第27-29页 |
3.2 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的动因 | 第29-30页 |
3.2.1 不需监管审批、流程时间较短 | 第29页 |
3.2.2 股权质押不稀释股权 | 第29页 |
3.2.3 可以利用限售股融资 | 第29页 |
3.2.4 谋求私利掏空企业 | 第29-30页 |
3.3 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现状 | 第30-32页 |
3.3.1 整体风险降低 | 第30-31页 |
3.3.2 股权质押门槛升高 | 第31-32页 |
4 鲁冀股份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 | 第32-47页 |
4.1 鲁冀股份股权质押概况 | 第32-36页 |
4.1.1 鲁冀股份基本情况介绍 | 第32-33页 |
4.1.2 鲁冀股份股权质押过程 | 第33-35页 |
4.1.3 鲁冀股份股权质押动因分析 | 第35-36页 |
4.2 对挂牌公司、质权人、投资者的风险分析 | 第36-38页 |
4.2.1 对挂牌公司的风险分析 | 第36-37页 |
4.2.2 对质权人的风险分析 | 第37-38页 |
4.2.3 对投资者的风险分析 | 第38页 |
4.3 鲁冀股份股权质押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4.3.1 董事会缺乏约束 | 第38-39页 |
4.3.2 信息披露的缺失 | 第39-40页 |
4.3.3 质权人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不强 | 第40页 |
4.3.4 外部监管的缺失 | 第40-41页 |
4.4 鲁冀股份股权质押风险的财务表现 | 第41-43页 |
4.5 鲁冀股份股权质押风险的分析结果 | 第43-47页 |
5 鲁冀股份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措施及建议 | 第47-50页 |
5.1 鲁冀股份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现行措施及不足 | 第47-48页 |
5.1.1 紧急停牌 | 第47页 |
5.1.2 合同延期 | 第47页 |
5.1.3 补充质押 | 第47-48页 |
5.2 鲁冀股份进一步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建议 | 第48-50页 |
5.2.1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股权质押比例 | 第48页 |
5.2.2 避免频繁采用股权质押 | 第48页 |
5.2.3 发挥独立董事监督作用 | 第48-49页 |
5.2.4 建立财务预警制度 | 第49-50页 |
6 防范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建议 | 第50-53页 |
6.1 质押人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建议 | 第50-51页 |
6.1.1 在股权质押贷款后应注重提高自身实力 | 第50页 |
6.1.2 完善股权质押资金去向的后续披露 | 第50页 |
6.1.3 建立对控股股东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6.2 质权人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建议 | 第51-52页 |
6.2.1 质押前质权人应该重视风险防范 | 第51页 |
6.2.2 质押时应严格约定协议条款,要求第三方公证 | 第51页 |
6.2.3 质押后应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 | 第51-52页 |
6.3 监管部门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建议 | 第52-53页 |
6.3.1 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质押行为 | 第52页 |
6.3.2 完善新三板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 | 第52-53页 |
7 研究结论及不足 | 第53-5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8页 |